《地下經濟:透析全球網路拍賣、攤販文化、山寨仿冒、水貨走私、盜版猖獗的金錢帝國》的書評

張瑞棋 發表於 2016-04-06

所謂的地下經濟,就如同中文副標題所列的,包含了攤販、仿冒、盜版、走私等活動。這些經濟活動的確上不了檯面,然而,用地下經濟來稱呼它們只會更強化其違法、犯罪的刻板印象,因此,作者在本書中一律改用「D體系」稱之,"D"取自一個法語單字,代表積極多智的人,以彰顯其正面的社會功能。 的確,D體系的從業人數與經濟規模遠比我們想像的還大,而且大多無關犯罪,以台灣為例,從路邊攤、市場、夜市,到賣玉蘭花、發傳單等各種零工都是。它可以極有效率且有彈性地調節失業問題,例如金融海嘯時,D體系吸納了許多失業人員,然後在景氣復甦後他們再重回正規的經濟體系。另一方面,D體系提供的廉價商品與服務也滿足了社會底層的生活需求,即便涉及仿冒或盜版,也算是稍稍彌補貧富懸殊的巨大落差(有趣的是,作者頗一針見血地指出高級品牌廠商其實樂見適度的仿冒活動,因為這相當於對這些原本就買不起原版的階層預先灌輸品牌意識,當他們有錢時還是會買原版的)。總之,若沒有D體系,恐怕會衍生更多社會問題。

至於最為人詬病的逃稅與髒亂問題,政府可以收取固定的證照費用來取代課稅,並作好基礎設施與適度管理以避免過度髒亂。但重點在於不要試圖將D體系納入正規體系,因為正規體系的僵化法規繁複程序與門檻勢必會扼殺了D體系,而它在目前的社會仍是必要,而且是有益的。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