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獸花園》的書評

張瑞棋 發表於 2016-04-06

或許是因為故事背景與納粹有關,本書風格與迪佛更為人熟知的《神探萊姆》系列大異其趣。雖然結尾還是有出人意料的大逆轉,但本書不再以鬥智與懸疑取勝,反而是以較平鋪直述的方式呈現亂世中兩位主角難能可貴的堅持。偏愛《神探萊姆》系列的讀者可能會略嫌乏味,但本書探討的主題卻更令人玩味。 主角鈕扣人保羅被派往德國行刺希特勒麾下負責武裝建軍的大將恩斯特,卻在即將得手之際發現一群德國青年學生即將被毒氣殺死,他應該先救這群學生,放棄殺死恩斯特的機會?還是見死不救,幹掉危害更大的恩斯特方是大義?

保羅面臨的正是倫理學上的困境:道德的判準可以量化嗎?也就是說,可以用某一數量的多寡作為道德抉擇的依據嗎?以本書主角的困境為例,恩斯特可能造成未來上百萬人死亡,數目遠大於這批學生二、三十條人命,所以就應該犧牲相對少數的學生嗎?如果差距沒這麼大,是千人對百人或五人對一人呢?究竟標準在哪裡?

弔詭的是,「犧牲小我,成全大我」愈是被當做金科玉律的地區,往往是在最極權獨裁的國家,也代表有更多無辜的人枉死,這足以證明此一道德律顯然有問題,甚至潛伏著全然對立的黑暗力量。

主角保羅最後的選擇無論對錯,至少他沒被黑暗深淵吞噬。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