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克萊頓在高爾的電影《不願面對的真相》席捲全球之前幾年就出了這本書,否則在地球暖化已經成為「政治正確」的今天,《恐懼之邦》書中的論點豈不是要成為人人喊打的異端?! 克萊頓在書中舉出許多數據質疑地球暖化的「官方說法」,其實倒不是要完全否認暖化的現象。他要質疑的是政府,甚至科學家,是否會為了自身的利益而誇大事實,營造恐懼以達成其目的?
即便完全沒有金錢、名聲或權位上的考量,純粹只是基於崇高的理念,是否就可以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以科學求真的基本精神來看,這當然是不允許的。但即便是以道德的立場來看,這也是頗具爭議,就像是警探辦案的推理小說中常見的「私刑正義」的矛盾。
可不要將這當成小說家自己的胡思亂想、危言聳聽。去年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中爆出「氣候門」(Climategate)事件──駭客公布某些科學家的郵件顯示他們特意選擇有利於其論點的數據,誇大全球暖化的威脅。這不正是書中的翻版嗎?於是《恐懼之邦》不但是部科幻小說,結果竟然還成為一個隨即應驗的預言。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