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許多書評所說的,作者哈夫納抽絲剝繭、化繁為簡的功力著實令人激賞。透過他的文字,我們得以穿透歷史的迷霧,看清事件的前因後果與人物的歷史功過。 於是我們才知道希特勒確有獨到之處,在全球經濟大蕭條之際,竟能短短三年就解決國內六百萬人失業問題,並提升經濟,振興國力。難怪他會獲得德國人民的支持。
而將德國推上復仇之途的正是英、法、美等一次大戰戰勝國;同時也是他們的姑息態度眼睜睜看著希特勒違反和約,擴充軍備、併吞領土。是以希特勒那幾年的所向披靡其實也受惠於環境的配合,並非他多麼英勇神武。
希特勒也不應被視為不幸失敗的梟雄。哈夫納清楚地指出他根本的信念就彼此矛盾謬誤;又因毀滅性的狂烈性格而不擇手段,乃至自掘墳墓。他看似帶領德國走出敗戰的困境,但其實心中只有種族,並無國家,因此最後寧可毀掉德國,也要遂行其種族滅絕的計畫!哈夫納的剖析對於現代那些對希特勒存有同情甚至憧憬的人,可謂是暮鼓晨鐘!
不過書中對於希特勒及納粹的崛起僅用「他的演說對群眾有催眠作用」來交代,不免過於簡化與避重就輕。建議讀者可以再看他的回憶錄《一個德國人的故事》來一窺當時的氛圍而有較清楚的解答。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