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至死》的書評

Slime 發表於 2024-02-03

這本書看介紹感覺很厲害,不過實際閱讀後我可以明確地說,我不喜歡。

整本看下來會覺得此書貴古賤今的厲害,並且強烈推崇理性價值且蔑視情感價值。 雖然書中有說到他自己也很喜歡娛樂這類的敘述來打預防針,但一路看下來,他對情感的敘述都是以膚淺、生物性、沒有經過思考之類的負面語境去描述,他認為唯有經過理性地、漫長地思考後的事務才有價值,我不否認漫長的思考本身是一種價值的體現,但不太能認同這種非A即B的敘述。

老實說整本書在閱讀的過程中都讓我有上述的感覺。 舉例說明,其中有一個章節提到:電視廣告在短暫的時間内沒有呈現產品的性能,改而呈現家人一起使用的情境。他認為用情感訴求來吸引觀眾,會讓產品製造商在製造時不去追求更好更卓越的產品。

看到這段時我腦中想著,更卓越卻更貴的產品難道就更好嗎?難道不是價格適當,然後對買家來說能夠確實改善生活品質(或是增進家人間的情感連結)的商品更好嗎?他的推論是不是有點滑坡?

當然我知道他是在為後續想要敘述的政治家娛樂化,並且在電視上用包裝過的形像面對群眾這個論述作鋪墊,然而他的鋪墊的例子(商品的情感訴求)卻先一步引起我的困惑,以至於連他真正想要陳述的話題都讓我感到疑慮。

此外讓我不解的還有關於知識的承載。 我認同書面更適合承載系統性、有脈絡的知識,但書中對於將知識片段娛樂化搬上電視給閱聽人觀看彷彿知識髒掉了以及信仰搬上電視就變得不純粹這點就感覺有點荒謬。

片段化的知識確實可能會造成一些誤解,然而在我的想法中,電視只是一個入口,有學習意願的人本身就會漸漸排除錯誤登上知識的殿堂(當然最後還是會回到書面上的知識,這點我還是認同的)。

不過書中關於政治娛樂化的章節我覺得是可以一看,畢竟就是台灣日常,把電視替換成網媒,看起來還是挺有感觸,至於認不認同,那就見仁見智了。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