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獲得了第11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
當然,得獎是一回事。內容到底如何才是真本事!
以下我舉一小段第10章(看看貓拖回來了什麼)的內容:
作者和朋友在研究光胸臭蟻時,發現Dinardilla屬的隱翅蟲會在蟻巢內,透過撫摸螞蟻的方式沾上螞蟻的氣味,使螞蟻認為是其同夥。(這類隱翅蟲主要是吃螞蟻巢內的碎屑為食)
因為一般的昆蟲通常不會去觸摸螞蟻,作者覺得有趣就設計了一個實驗。簡單說就是把螞蟻和隱翅蟲裝在罐子裡並帶離蟻巢。 當螞蟻在遇到危險時,會釋放出壓力費洛蒙(這詞或許不精準),告知其他同伴危險。但令人驚奇的是,當隱翅蟲去撫摸螞蟻時,壓力費洛蒙的濃度會降低~
這不就跟人類會去吸貓的情況一樣嗎XD (隱翅蟲變成了螞蟻的寵物)
沒錯,作者的腦迴路就是這麼跳tone。 每一章節,他想做研究的開端通常都跟標題的東西沒關係(也可以說很難聯想在一起)。
這本書推薦給喜歡生態學或想要多認識周遭環境的朋朋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