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有想要丟棄的經歷,也許是出糗的時候、可能是失敗的當下,抑或是犯錯的那刻,即使假裝遠比承認來的容易,卻不會是根本之道,不過是一昧的逃避、一再的否認,但謊言永遠不會成為真實,看不見的始終存在,那何不去試著記住那樣的痛楚,證明有足夠的力量走出傷痛呢。
假設記憶可以裝幀而遺忘,那是祝福抑或詛咒,端看內容也許可以分辨好壞,但對於當事者來說,這應當由他們下定決心的選擇,卻在貪婪和人性中逐漸腐敗成了不堪以及恐懼的存在。背景設定在架空的奇幻倫敦中,其中有些人得天獨厚可以把人的記憶裝幀成書,平民們對於這樣的行為駭然失色;貴族們對於這樣的能力驚為天人,而這看似亦正亦邪、亦善亦惡的魔法中牽扯出更加深遠的疑問。
什麼樣的記憶應該被遺忘,什麼樣的過去應該去記得。
書中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紹世界觀以及塑造主角的個性;第二部分則是回憶,因為涉及劇情所以省略不談;第三部分類似換成旁人的角度公平且公正的看待以前與現在,並反思回憶可能的夢魘是否值得。
不免感覺讀到後面有些失落,但油然而生的情緒不是因為劇情以及人物。而是誤會故事核心,起先以為會有篇幅探討裝幀一事的道德拉扯,抑或追尋魔法的淵源,最後如何從這灰色地帶做出得以信服的舉動猶之,然而書中從頭到尾都以感情作為主軸,去論說假裝的快樂是否有它的真實。
作為好奇背景理念和魔法由來的讀者勢必會有些失望無法看見預期的設定,文案的部分成功地避開伏筆,卻也稍為的讓背景失焦,即使最後的結局有點突如其來,仍不免覺得可惜以書籍作為記憶的歷史倫敦。類似的作品還有《我,比不快樂更快樂》,不過是科幻版的概念。
記憶裡的曾經,成了一片看不清的白紙。指尖可以感覺得到寫在紙上的字痕,但雙目卻無法看出上頭的文字。無知,到底是否算得上一種救贖,擁有答案的人無法說出一個明白,因為他們始終記不得獲得答案後的自己是快樂還是痛苦。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