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的迷人之處在於觀眾想要被欺騙的矛盾心態,同時知曉這是場顯眼的騙局,差別在於是否了解當中手技巧,然而無論多麼精巧的手法都無法掩飾幻象底下的真實。
詭譎而且病態,幾乎可以說是每位角色的共同點,無論是辦案的員警抑或埋藏在騙術後的兇嫌,差別在於多數人承認自身的缺陷和恐懼,窮盡時間去想辦法彌補或是挽救心傷,反倒有人一昧地逃離、迴避,始終活在過往已經犯下的錯,忘卻所謂的成長是把錯誤放在心上並做出更好的選擇。
兩位作家共同執筆創作出擁有各自心魔的角色,甚至延伸到他們的家庭、同事與過往,建立的個性與情感方面相當豐沛,畢竟在對話與相處中的敘述,便能察覺他們近乎著魔的執著和潔癖,迥異的設定讓故事顯得更加真實,同時還帶有點幽默,但過程中反而得到了更多的諒解與包容。
真的有人可以完全讀懂一個人的心嗎?分明是朝夕相處的伴侶,但理解的當下不乏更多的困惑,甚至開始納悶當時相處的氛圍怎麼會變得如此劍拔奴張,事實是誰也無法完全瞭解誰,或許可以藉由日常判斷,更甚者利用五官的細微變化臆測,然而若要侃侃而談說真的完全懂人……
那不過是蹩腳的謊話,簡直是場充滿破綻的魔術。
人們因為經歷而複雜,因為遭遇而有所傷口,那些不堪和歡笑成就了現今的模樣,習慣假裝只是一種保護心靈的手段,維持距離單純只是篩選虛偽的來者,需要的是溝通而不是各種掩人耳目的動作和自以為是的見解。
仔細鋪陳使後頭收尾差強人意,或許建立人物的篇幅太過紮實以及血腥暴戾的死法都讓動機稍顯失色,甚至中途因米娜和文森產生的摩擦失焦,這讓彼此間產生的情愫更顯多餘,雖然不影響案情和懸疑仍產生喧賓奪主的即視感。
不過繁雜的人生確實偶爾讓人產生想要逃離得衝動,有時只是想要離開眼前的泥沼,單純想要利用美麗的謊話假裝凡事正常,但後果終究還是要正視問題,離開騙局營造出的美好假象。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