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子》的書評

緩慢閱讀筆記 發表於 2023-10-03

白先勇《孽子》: 「於是老年的、中年的、少年的、社會地位高尚的、社會地位卑下的、多情的、無情的、痛苦的、快樂的,種種不同的差異區別,在這個寒流來臨的除夕夜,在這沒有月亮卻是滿天星斗的燦爛夜空下,在新公園蓮花池畔我們這個與外面世界隔絕的隱密王國裡,突然間統統泯滅消逝。我們平等的立在蓮花池的台階上,像元宵節的走馬燈一般,開始一個跟著一個,互相踏著彼此的影子,不管是天真無邪,或是滄桑墮落,我們的腳印,都在我們這個王國裡,在蓮花池畔的台階上留下一頁不可磨滅的歷史。」

/

若以文學作品紀年,我是《向光植物》的世代。在那遺世獨立、只有女孩的綠園裡,認識了真正的自由,褪去世界加諸性別的標籤,回歸最單純的「人」,型塑最舒適的「自己」。厚厚的同溫層像棉花糖包裹著我,阻擋了外頭所有可能的惡意,伴我長大,直到七百萬張反對票如一場箭雨,扎得年少時的防護罩千瘡百孔,我才第一次真正明白,能成長得如此舒坦而張揚,是多麼幸運、又奢侈的事。

我相信,世界正逐步往能互相同理、包容的未來邁進,好比今日,臺灣《同婚專法》上路四年,立院三讀通過納入共同收養。惡意的暗影依然蟄伏,許多傷痛正在發生,但有些時候,溫柔的風確實撫去了烏雲,雨裡透進陽光,搭起了彩虹。

只是,對曾被雨傷透的人們來說,光照進來,並不代表那雨從沒來過。厚重得教人喘不過氣的黑雲,和彷彿永無止境的雨勢,化成了文字,落進書頁裡,集體的經驗凝聚成琥珀,幾乎就成為了歷史。

文字像綿密的經緯,織出封閉的大時代裡,肆意流竄的歧視和暴力。為被迫出走的青春鳥,織出一座相互扶持、護佑的王國。在無法挽回的傷痛裡,織出夢一般的和解。織出一段段暗湧的愛恨嗔癡,無論愛情、友情或親情,無人倖免於難。理解是一場更漫長的旅途,遠方依舊遙遠,希望的意思,是我們竭力向彼此靠近。

雨已經下得太久。在烏雲漸漸散去的世代裡,我們閱讀經典,毋忘一點一滴掙來的平等,背後揹著無以計數的瘡疤。龍與鳳的傳說,在蓮花池畔、在其後的年歲裡,已被這世間斬不斷情的男男、女女一再述說。而我想說的,是關於永遠的另一道課題 ——

愛的指向不是原罪、不是過錯、不是毒、不是生來就註定得揹負的孽,我早已決定,絕不將這些詞語加諸自身,或任何因性向負傷的人。有罪的是排除異己的質疑,錯的是無知,毒的是僵固的成見,造孽的,是那些自以為良善的矯正。集體的傷痕不會消失,它將永遠存在,但也要永遠記得,它不是、也不該蔓生成枷鎖,禁錮了自己。

淋過了雨,我仍要活得舒坦而張揚,像年少時一樣。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