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要我介紹書籍內容,其實那過長的副標「從戰場到博物館,從劊子手到外科醫師,探索人類對頭顱的恐懼與迷戀」就講完啦(到底為何需要那~麼長的副標)。否則大家也可以參考一下目錄。
簡單說一下每章節的內容。「乾製首級」就是很有名的乾縮人頭,本章主要講的是關於所謂野蠻人、以及文化成為商品的歷程。「戰利品首級」講的是戰爭時期士兵們拿敵人屍首作為紀念品。「人頭落地」是關於罪犯斬首的文化。「畫框裡的頭顱」比較輕鬆,是藝術品當中的頭顱,但不可否認有些自然也取材自歷史。「力量強大的頭顱」一章敘述的是大多是宗教聖髑。「骷顱頭」則是風靡一時的顱相學及頭顱收集。「解剖頭顱」當中表述大體解剖相關事宜,這章的描寫特別生鮮(!)。「有生命的頭顱」則從過往對於斬首之後的身體與頭顱是否有生命的探討,一路談到現代的冷凍保存頭顱科技。
雖然我原先就滿喜歡單一主題的人文歷史,但對於如此強烈的題目,自然還是試讀一下比較保險,幸而讀墨的試讀範圍有提供到序幕的部分,否則我可能就要盯著張國立的名字開始擲筊決定要不要信他。我不否認他的推薦序有幫這本書+5分的購買意願。但最重要的還是序幕的部份感覺頗為風趣,想來後面不會太差就還是買來看了。
結果應該說大出我意料之外嗎?--不是壞的方面。雖然內容是如此殘酷,甚至可以說是血腥的主題,作者的筆法卻非常詩情畫意。整本書的行文彷彿第五章當中敘述的聖髑,神聖的骷髏頭放在華美的神龕上,令人望而生敬畏、又好似沉醉其中。
也因為這樣最初看到照片的時候實在是有嚇了一跳。雖然一開始就有克倫威爾的首級插圖,但並沒有預料到會有乾製首級的照片突然冒出來啊咳。所以寫這個也是要警告讀者,雖然我覺得這本書真的超級好看,但是原本就對生理學(?)、屍塊(?)、殘酷美學(!)等不管是文字敘述或者照片會產生反感的人,可能還是得要避開。我個人是算喜歡的所以不要問我恐怖程度,我會告訴你有心理準備就很OK……。
回到文字敘述,雖然我覺得非常詩意,不過畢竟還是會描寫到很多殘酷畫面,這也是為何我提殘酷美學,這是人性的一部分。正如同書中提到『令醫學院學生感到困擾不安的,除了必須切下死人頭顱這個可怕前景以外,還有他們「居然做得出這件事」這個事實。』人類對於頭顱的喜愛(?)其來有自、也有著久遠的歷史。
本文網誌版 https://zaphdealle2020.blogspot.com/2020/11/blog-post_2.html 希望喜歡這篇書評的人能連過去幫我拍拍手(like coin),感謝~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