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末日的危言聳聽,我們已經聽到成了老生常談的程度,氣候變遷、殞石墜落抑或病菌異變,藉而產生全球性的災變,但是在災禍劃分成之前之後,人們是否能珍惜平日所見所聞以及所處的對象,這才是末日後最為可怕的領悟。
不是匱乏的物質或是脆弱的性命,而是一再失去的日常。
三段看似毫無關聯的人物,時間、背景還有處境全都不一樣,但卻在某個莫名的時間點交錯,對於他們而言只是一時眼花撩亂,但在未來科技發達的時代裡,科學家必須證明/抑止,這種類型的時空裂縫不再發生。
但穿越時空的先決條件——屏除人性。
看著眼前的人,知曉對方的歷劫,那需要多大的冷漠不說出來?在冷硬的科幻故事中注入人性的溫暖,兩者不旦沒有產生衝突,反倒圓融了故事起先呈現的老套,甚至進一步的解釋彼此的契機和關係,在後疫情時代不知社會正在康復,環境也在復甦,提醒一夕之間也是有可能風雲變色,即便當下覺得日子依舊,但因為慣性才使人們忘卻平日的美好。
時間,在得以穿梭的背景下成為一種變因。允諾了人性的冷熱,緩和了疫病的恐懼,給予了再次的希望,但實驗不該只是觀察而已,那些必然出現的變數才是真正需要留意的結果,因為未知才使生活有各種可能,才讓未來有各種面向。
我們都在沒沒無聞中,不知不覺地對他人的生活產生轉變,亦大或小。即使當下未能察覺,但在之後的某個時刻勢必會當頭棒喝,驚覺當時的決定和影響,怎麼引領自身來到目前的局面,至於好壞只有自己才有眉目了。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