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被歸類為總體經濟學的入門書,不過並沒有包山包海的談論所有總經課題,主要聚焦在金融體系的建構歷史和運作原理。本書副標題為「一個父親對女兒訴說的資本主義憂鬱簡史」,既是寫給女兒的科普書,因此內容刻意減少學術語言、幾乎沒有數學推理,而是將經濟社會的演變和型態包裝成「故事」一般,並穿插當代經濟的時事問題,解釋給讀者聽。
全書前半段聚焦在經濟社會形成的歷史脈絡,類似於前陣子雅言出版的《拚經濟》一書第三章資本主義五百年史,讓不清楚經濟發展史的讀者能快速吸收。後半段則討論當代經濟困境,且因為作者曾為希臘財政部長,讀者會發現經濟發展和政治運作脫離不了關係。
其中我認為最值得一讀的地方是作者對於銀行的起源的詳盡介紹和譬喻,讓人明白為何銀行在當代社會如此不可或缺,但又經常是造成諸多問題的根源之一。
全書讀來輕鬆,內容流暢,譬喻生動,值得推薦。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