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才夢》的書評

林顯堂 發表於 2015-12-06

本書可以說是作者侯文詠前半生自傳性質的長篇散文。

書名為天才夢,但書中作者很少提及這個字眼,作者承認他自小就比其他人聰明一些,但最後在醫界及出版界的名利雙收,卻是人生當中一連串的機運拼湊起來的。成長的過程當中他無法堅持自己的選擇,因為學歷至上的大環境壓力,讓他不得不放棄他喜愛的寫作、出版以及多彩多姿的社團活動-即使他仍有著中上以上的課業表現。最後他靠著天資聰穎以及最後一年的苦讀,如父母所願進了醫學系,又藉著學習速度快以及處事之圓融在醫界爬到了一定的地位,但故事的最後,他還是選擇了寫作。

每個人的資質不同,尤其像是我這樣的平凡人,似乎比侯文詠更沒有任性選擇自己想要走的路的權利;即使像他這麼優秀,也是紮紮實實的爬到了社會的頂端,有了足夠的積蓄跟資歷,才能慢慢地、一件件的卸下身上的重擔。他由旅遊開始,發現了體會人文及自然奧妙得有趣之處,從中領悟了一些身在汲汲營營資本主義社會當中永遠無法理解的道理。「時間就是金錢」、「一生當中最有價值的東西不是房地產也不是親人,而是時間」,我們的確是崇拜太陽、崇拜時間的民族啊。最後,當他學得夠多、看得夠多,可以支持他想得夠徹底之後,他才決定離開醫界;但那是他的專業,所以他並沒有完全放棄,他仍在醫院兼職教學,只是將生活的重心轉移到寫作之上。

侯文詠之所以成功,他原因歸於他剛好變成了那個時代、那個社會想追求的『答案』,他的確成為社會上所有父母想要孩子變成的「醫師」,也順利的在大眾媒體之前很正面的曝光,成為「學者專家」,接著,他拿到博士學位、新書暢銷,個別成就加諸於個別的人之上都已經是無上的光榮,但這次,所有的成就都是侯文詠一人獨享。他難道不是天才嗎?我想作者本身絕對不敢在書中這樣對自己下結論,就他自己而言所有的事情都是順著人生的路直直地走,所以他不敢稱自己是天才。但就我們常人的角度看來,若沒有異於常人的資質,許多時候我們是無法跨越侯文詠自己認為平凡無常的難關,在這樣的難關之前我們撞得鼻青臉腫,但他只稍稍抬起腳步,眉頭不皺一下就走過去了。

就因為每個人資質的不同,一般人要是想師法侯文詠的思考模式,我想是不會獲得太大的成功;但書中值得我們借鏡的不只是他對天份及興趣的堅持,反而是更多他忙碌了大半輩子之後才得到的人生體悟,像是親情、時間的價值觀等等,既然是天才經過忙碌的大半輩子才學得的經驗,我們更應時時謹記在心。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