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在買屋一事上,除了欲望與需求,似乎更多了社會跟家庭的期待。 (有些男生更覺得,購屋根本就是求偶的手段之一。 >"<) 然而,無論求偶,呃不,是眾多期待眼光施加的壓力有多大,就算賣屋人一隻嘴唬累累,還是不要忘了購屋還是基於欲望與需求之上── 如果是要自住,自己想住怎樣的房子呢?想清楚後,就算是帝寶,也不見得是自己需要的那種房子; 如果是要投資,現在熱錢到處流來流去,就真的是最好的買點嗎? 買房畢竟是高級消費,對大部分的人而言,買下去就跟和銀行打了零存整付的十年甚至二十年定存單一樣,定存有利息可拿,房子買下去卻是不一定能賺。如果只是為了媒體皆曰不買會後悔而買,不仔細分析買房後的財務分配狀況跟自己真正的需求,我們將只會是屋奴而已。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