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的故事,有實際年齡的孩子──立樹、被寵壞而任性倔強的孩子──恆恆以及努力想長大卻滯留的孩子──阿郎,這是在讀到後記之前就有的想法,因為後記有說這是在寫孩子的故事,不過我想作者所謂的孩子,應該涉及到更廣更深的範圍。
主角吳正桓的壞嘴,不是刀子口豆腐心的層次,而是人性本惡與本善的交錯,我好愛恆恆每次壞嘴直戳人心的狠勁,那種「我先傷害別人,別人就不能傷害我」拼命保護自己的想法,有效降低日後和人牽扯不清的攻擊率,也讓自己被孤獨重傷。
也喜歡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阿郎與恆恆的對決,但成魔背後的原因及高處不勝寒的未來,都讓人不勝唏噓。
吐維的作品向來給我一種「母親」的感覺,不是苦口婆心亦非雷厲風行,而是像朋友般平等對待,並堅持原則的陪伴孩子們自由獨立。說得像教養書籍似的,當然不是如此嚴肅的內容。
而是把沉重的意涵,用幽默風趣的文字,點綴不正經的貼切諷刺,穿插無厘頭的老梗,是一部笑中帶淚伴隨溫暖成長的作品。
覺得結尾收在一個能夠持續前進的地方,滿好的。倒是番外補了不少各角色後日談,非常有興趣的是林秀明和小K這對,兩人表面和私底下的形象都十分有個性啊!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