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早期的青春小品,與《放學後》以及《畢業》一同被奉為他的『學生三部曲』,從頭到尾都散發出寂寥頹廢的氣氛,沒落的學生街和秋水仙的花語算是隱喻經濟泡沫破裂,貼切地描繪了當時的年輕人對未來感到徬徨迷惘的茫然心境(即使時隔卅幾年仍能讓人心生感觸),也生動地勾勒了角色間的利益衝突和情感糾葛(雖然有些部分略顯模糊草率),在在都讓整個故事更顯真實。 謀殺案的鋪陳也還算吸引人,可惜結構有點鬆垮(其中又以耶誕樹命案的過程最為離譜),節奏也不夠緊湊,倒是看似連環殺人案而實則不然算是令人稍感驚奇。津村和香月各自追蹤調查,最後兩人齊頭並進地查明了真相,而廣美對過往的悔恨令人也頗為惆悵(這是我覺得整個故事裡最動人的部分)。 謎底雖然面面俱到,每個角色都互相有關聯,每個環節都順暢地銜接,但也因此讓人覺得斧鑿痕跡過深而顯得不自然。結局像是為了出人意表而刻意再翻轉似的(東野的不少作品都有這種匠氣),兇手的殺人動機也稍嫌牽強,故事的戲劇性或許因此上升了,但推理的嚴謹度也跟著下降了。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