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的說服法》的書評

ya801003 發表於 2020-07-07

哲學家的說服法 作者:安廣福 譯者:朴春燮,王福棟 出版:商務印書館(香港) 溝通、說服真的是一門學問,書中介紹了許多種技巧,並分成讀、聽、說、寫。全書共包含45篇,每節說明一種技巧,每篇大約3~4頁,份量剛好,且文末有思考題可供練習。雖然翻譯蠻爛的(理應是菜單的詞卻翻成功能表),但不影響閱讀。

將書中的技巧歸納後可發現在接收資訊時,要小心翼翼將情感剔除,釐清事實。但在表達時則可將情感作為武器,讓主張更有吸引力。我自己覺得說服也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分析事實與雙方立場>提供必要資訊>引導思緒、闡明行動效果 步驟一分析事實與雙方立場 這應該大家都會,只是差在分析的周延程度而已,分析的目的是為了讓後續兩個步驟順利進行,必須事前做好全面的分析,之後才有好材料可用,兩者是密不可分的。(越熟悉後續兩個步驟後,也會更知道事前該如何分析)

步驟二提供必要資訊 這是比較容易做不好的地方,也是許多衝突發生的原因。人與人在溝通時必須先預設對方知道一部份的事情才能順利進行,例如在和同儕討論香港版國安法的時候必須預設對方已知香港與英國的關係,否則從頭開始解釋太花時間,而在對話的過程中也會不斷的摸索雙方對議題的了解程度,像是近五年的社會發展或社會運動。如果沒有在對話中補足重要的資訊落差的話,自然無法互相理解,甚至演變成衝突。

步驟三引導思緒、闡明行動效果 要說服對方依照自己的意願行動自然需要提出好的理由,但在提出主張之前,情緒的鋪陳也相當重要,讓對方“快思”而非“慢想”。 \ 有一個蠻有趣的舉例,美國總統布希在2002年提出了邪惡軸心(Axis of evil)一詞,並點名北韓、伊朗、伊拉克三個國家,指責邪惡軸心三國支持恐怖主義。而無論這三個國家實際上做了什麼事情,當邪惡軸心一詞經常被提及後,大眾很容易有這三個國家一起合作搞恐怖活動的印象。但事實上伊朗與伊拉克兩國基本上是宿敵,互相衝突不斷幾乎不可能有合作;北韓與這兩國又相隔萬里,幾乎不可有緊密的利害關係。布希將這三國稱作邪惡軸心可能不是為了精確地說明事情,而是有其他的政治意圖的語意操作。

有一個我認為蠻有趣的練習,首先列出認為影響自己人生的十件大事,然後請熟識自己多年的朋友也為自己做一份清單,即可從這兩份清單中體會出人與人之間的資訊落差、攸關性、價值觀點差異。 \ 筆記: 讀,冷靜 1. 避免涵義過剩,自己產生誤解,要冷靜 2. 抱持著批判性思維接收資訊 3. 不用歸納找因果 4. 關注背景與前提,適時重新思考 5. 看行為,想動機 6. 小心使用標籤,避免偏見與抽樣誤差 7. 先創造情緒,在開始說服

聽,必須適時的探究 1. 不懂的地方要求解釋或舉例 2. 適時的概括對方觀點做確認 3. 聽表象、問本質,少問自己有興趣但非必要的問題 4. 壓制情感,找出事實 5. 找原因不如找目的,讓爭論有意義 6. 讚美要具體(行為>貢獻>感受),對事不對人 7. 安慰要理解(原因>感受>同理),同理不同情

說,要引導出結論 1. 底線、折衷、妥協,延遲滿足 2. 明確認同對方“對”的觀點,統整雙方立場 3. 適時重新定義詞彙,或給予操作型定義 4. 明確爭論點,不跑題 5. Vincent Ryan Ruggiero 六問 (1)對方沈浸在何種偏見中 (2)對方的想法是否狹隘 (3)對方是不是遺漏的重要資訊 (4)對方對於爭議點的了解程度 (5)對方是否知道我掌握的資訊 (6)對方是否認同我的論點 6. 主張事項是否與對方的利益攸關,有利可圖就有說服力 7. 三階段對話:事實>意見>情感 8. 創造情緒、連結印象

寫,精雕細琢不可少 1. 邏輯基本招 (1)結論是什麼? (2)有依據嗎?理由為何? (3)依據合理嗎? (4)依據充足嗎? (5)論點是否符合現實生活? 2. 事前規劃好文章的份量、內容、時間 3. 明確精簡,集中火力,抓緊節奏 4. 圍繞重複,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5. 先鋪成情緒、營造衝突與好奇 6. Daniel Willingham 4C: Causality, Conflict, Complication, Character 7. 讓讀者發現結論 8. 搞團結

讀樂樂不如眾樂樂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