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女孩 Close to Home》你以為的純真,我自認的偽真。

吉娃娃 發表於 2018-10-31

一樣米養百樣人,成千上萬的家庭,有著各式各樣的組成模式,附帶的複雜的情感,憎恨、溫暖、悲傷或是關愛等情緒,沒有人可以確切的說出所謂的家該有怎麼樣的面貌,或許有時候家庭不是用關懷去凝聚,而是用欺瞞和秘密去慢慢推疊、偽裝出眾人希冀的幸福美滿。

藉由鄰家女童黛西的失蹤,慢慢地挖出父母個子努力隱瞞的過往和秘密,同時見證原來所謂的父愛和母愛,從來不是取之不盡,原先的純淨隨著時間凋零和腐化,留下的是怒罵和冷漠的相處,最後家庭和孩子成了最無辜的犧牲品。

作者敏感的探討親子間的分寸,如何拿捏和索取才不會過分冷淡和溺愛,其中的界線有相當困難的去說清,尤其是被人們開始用放大鏡檢視的時候,透過家庭觸及的不單是校園生活,還有虛擬的網路世界,言論的壓迫和網友的盲目,形成的是一股難以抗衡的新力量,無名卻強而有力的無所遁形,言論自由不過一旦善惡成了討論的問題,那麼一字一句皆有可能被人操弄。

同時去說出手足間的嫉妒和較勁,為了獲得較多的注意和關懷會怎麼樣去努力,甚至是去傷害彼此,後者是比較病態的展現較難看見,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出現,只是對於作者讓一位只有八歲的女童如此的任性和頑固,其實並未有太多的說服力,自私到傷害了原生家庭,原因可能來自母親雪柔的嚴厲或是父親貝瑞的謊言,實情很難確定的當下,也造就了其實孩子們是不容小覷的存在。

他們純真的外表,沒有經過世界的洗鍊,於是即使是芝麻綠豆的小事在他們眼中都有可能是核彈爆發的威力,嚴肅和執著對待著熟悉的事物,卻發現原來自己的世界是建設於虛偽的基礎之上,如果作者能將年齡調高或許能增加更多震撼,不過尾聲的補充或許也說明了做出這些舉動的必要,於是動機完整的呈現,只是當中更多的巧合出現了,圓了那些可能被發現的謊言。

辦案的警督失去了孩子,他們仍舊努力地去應付傷痛,不簡單卻努力的支撐彼此,難受但生活依舊要繼續,時間永遠無法回溯,敏銳地去呼應兩者遭受悲劇的家長是各自怎麼樣去應對事後的衝擊。

曲折迂迴確實可以拿來形容黛西的失蹤謀殺案件,但更仔細地剖析便會見識到,原來家庭的生成可以溫馨卻也能同時的駭人,面對家庭的變革,彼此應該是相互扶持,而不是針鋒相對,更重要的是不能忽略任何一位。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