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什麼?一個經濟學家的無星級開味指南》的書評

fosa.lin 發表於 2015-10-31

  「中午吃什麼?」這句話大家應該很熟,以我來說從高中、大學甚至工作後,只要是一群人出去吃午餐,一定會有人發問這句話,因此看到這本書以此句當書名就覺得很有趣,尤其作者又是有名的經濟學家,似乎可以教我們怎麼選擇餐廳會比較好,不過實際上看了後才發現,其實內容主要是他關於吃這件事的一些個人經驗看法,至於怎麼吃才會較好其實提到的並不多,看看原英文書名,其實也只是 An Economist Gets Lunch,直譯不過是「一位經濟學家吃午餐」而已,簡單說就是他的食記,因此這本書不需要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可以說就是一本美食散文而已,不過美食散文我先前看的大多是台灣的,因此看到美國的,倒也覺得新鮮有趣,尤其又是從全球各國美食的角度來看。

  書中提到許多非傳統美國飲食,可以看得出他真的是一位很敢嘗試新口味,對於異國美食接受度很高的人,他並不拘泥於昂貴的餐廳,反而鐘愛郊區小巷子內的異國美食,因為那些店家並不需要付出昂貴的房租人力成本,就更能夠專注於食物上,他提到所謂「補貼」概念,餐廳內的酒水都很貴,店家主要就是從酒水賺錢,因此造成點酒的人會額外付出,造成補貼食物,這種情況下自然就是建議不要再餐廳喝酒而只要吃飯就好,另外的例子就是賭場的餐廳,因為賭場主要是靠賭客賭博賺錢,餐廳是留住客人的方式,這種情況餐廳就可以多吃。而要吃的好吃又便宜,他則是建議可以自行下廚,自己到超市採購,尤其是建議到亞州超市,裡面有很多便宜新鮮又好吃的食材,就是要有些實驗精神才能選到自己喜歡的食材或調味料。

  此外他對於燒烤與墨西哥美食也都很推崇,並且分析了同樣是墨西哥美食,在美墨邊境兩端為什麼在價格與好吃程度差別那麼大,最後還根據他的經驗介紹了世界各地美食的特色,像在東京吃日本料理不用特別挑,隨便找一間吃就好,能生存下來的都不會太差,他國料理則也不會太差,因為會忠實複製;巴黎是最不理想的用餐地點,真的要的話找沒有星級餐廳吃就好,倫敦則是報公帳吃飯的好地方,德國則是被低估的美食帝國,在義大利用餐則建議遠離觀光大城市。他也介紹了亞州美食,其中有稍微提到台灣,不過僅是算在中國料理的一部份而已。

本文同步發表於我的Blog "fosa的雜思錄"中 http://fosa.pixnet.net/blog 歡迎大家參觀留言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