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尼克探案系列看到第八本,就剩兩本還沒看了,看一本少一本,心裡實在很捨不得。可堪安慰的是還有兩本尚未翻譯成中文,所以還有四本。
隨著一集一集的閱讀,對芮尼克和他的辦案團隊和朋友們已經有熟悉的感覺,雖然有些人來來去去,但他的四隻貓倒一直還在,他一樣吃著各式各樣的三明治,聽爵士樂。
案件則帶著讀者進入1996那個年代的英國社會,落魄的家庭和它裡面成員、右派左派的爭執、足球隊的競爭(這部分我最沒興趣)、街頭的性與暴力...幾個案子,看起好似不相關,其實卻隱隱得感到作者想向讀者披露的社會結構之罪。有人身在其中毫無所感,但我相信芮尼克確實感受到了,並且感到無力,就像許多見證世間醜惡人們的反應一樣:
【真正影響芮尼克的是這整件事,他所見的一切。人與人的相處,他們所做的事:他們在極端情況之下──罪惡感、無能為力、貧困與愛的時候會做的事。 「你的意思是說,你習慣了?變得──該怎麼說?──習以為常。讓你變得麻木,我想。」 芮尼克忖思,他真的想談這個問題嗎?「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的,否則你沒辦法做這個工作。」】 【真實生活裡的情況是這樣的:有權力的人常常會虐待沒有權力的人;而被虐待的人,就轉而虐待其他人。】 【發生在真實生活裡的,常是無助該死的爛事,芮尼克想。】
這些劃線們,讓我產生共鳴。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