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跟該作者另一本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聚焦在相似議題中。
不要總是『你覺得』啊媽媽們。孩子會大,你會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2.「當所有人都在玩同一場遊戲,你怎麼可能說你不想玩?」--BY上流媽媽陳勻嫻。
3.「這是一場集體的幻覺,相知相惜的虛假糖衣下,包藏著沒有意義的競爭。」
「從比賽中的選手退居成買票進場的群眾,少了得分的可能,卻能換來痛罵選手的爽快。」
--BY尋常主婦陳勻嫻。
4.沒那個屁股,就別占那個坑。承認沒那個屁股,其實沒有那麼難。一切紛擾,皆腦補。
5.承1~4、無論補的、毒的,過多都無益。認清重心。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