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我們平常所熟知的耶穌生平,是經過教會包裝過,屬於神學或宗教的耶穌,那麼這本書所講述的耶穌生平,則是屬於歷史的耶穌,也就是將耶穌放回當時的歷史脈絡所講述的耶穌生平事蹟。把耶穌還給歷史之後,其所呈現出的耶穌究竟與過去千百年來所建構的耶穌形象有何異同,以及早期基督教源流的歷史,就是本書所關注的課題。 歷史研究最大的困難之一在於,史料浩如煙海,該如何選擇與分析史料?但這也產生另一個弔詭的問題,史料太多卻反而受制於史料,會造成這樣的情形其實與史觀、研究取向和研究工具息息相關。上古史的研究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書面資料的斷簡殘編與缺漏,對於重建過去歷史的原貌失之於片面,而地下所出土的考古資料則可以佐證並彌補文字史料的不足,另外,以西洋上古史的研究來說,古代西亞、北非與希臘羅馬之間交流密切,若將各地區視為孤立的地域,則對歷史事實的理解也算不上全面。從這本書中我彷彿看見傅斯年所說的「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的研究精神,以近年來出土的聖經時代的文字史料與考古資料,外加科學、考古學知識,以及對古代語言的知識(包括西伯來文、古典希臘文、通俗希臘文、亞蘭文、科普特文等),將耶穌生平與早期基督教與猶太教的關係重新作了梳理與詮釋,包括對耶穌身世的合理推測、耶穌家族的世系、宗教信仰,以及耶穌受難之後,其王朝的繼承與發展,為讀者提供了一個不同的視角來理解耶穌與耶穌王朝,以及其所宣揚的宗教信仰。 其實耶穌的生父究竟是人還是神並不重要,大凡偉人並非總有傲人的家世背景血統,耶穌身世的聖潔或低微與否,並無損於他為世人在十字架上流血受難,與他所宣揚的宗教對於千萬人生命與生活的教誨,以及這個信仰在西方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就像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子楚還是呂不韋一樣,這並不重要,儘管秦朝因暴政而國祚短促,但修長城、築馳道、車同軌、書同文等大家耳熟能詳的成就,亦無損於其「千古一帝」的頭銜。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