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有熱情的工具書,一方面紀錄了作者的閱讀與教學的深路歷程,一方面分享引發學生閱讀及寫作動機的心得。相當勵志之餘,也為躊躇着如何推廣閱讀的人士提供了各種相關綜合原則及實戰經驗。
當中最為人所敬佩之處是,作者推己及人,以自己的生命歷程(書本籍如何塑造她、如何解決問題等等)去說服學生,以致讀者,閱讀如何能改變生命。這「以身作則」閱讀優先的教育理念,正正呼應着時下常說的「共讀」浪潮,作者強調到:「今日閱讀和寫作的難度在於,師長們遠遠看著孩子的困難,卻沒有跟著一起閱讀和寫作。沒有閱讀,不知該提供孩子哪些書籍;沒有一同寫作,無法同理孩子的閱讀困難,提供協助。」
作者同時認為讀寫並重,缺一不可:「閱讀總離不開寫作;沒有閱讀的寫作是空的,沒有寫作的閱讀是盲的。寫作無法達標,通常是閱讀出了問題。」因此,不少書中的閱讀方法包含了寫作元素,又或者反過來說寫作策略亦離不開閱讀,如寫閱讀摘記、讀後說故事、寫信給書中人物等等。不但如此,作者還積極為學生尋找各式各樣的舞台,增強他們閱讀與寫作的自信心,讓他們的努力得到認同及獎勵,持續讀寫作下去。
作者有如此大的決心,不眠不休地設法令學生愛上閱讀,除了解決學生的問題外,全因她對閱讀有更大更的期望,她直言到:有一群人上了天堂,上帝看見他們腋下都夾著書,轉身面露羨慕臉色,告訴天使:他們不用任何獎勵了。因為,沒有任何獎勵能滿足愛閱讀的人。閱讀,就是最好的獎勵。」
希望大家都能成為真正閱讀人。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