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笑夢》的書評

ace8ace8 發表於 2022-10-09

每個人都是自己故事裡的瑪麗蘇。

記者當久了,就算天真如我,也習慣對每個人說的話都會打上問號。每個有一點個性、有一點人生歷練的人,怎麼可能不在暗處有點不是那麼端得上檯面的事?怎麼可能不因此負人?又怎麼可能負了人還不被人怨恨?

所以,讀完小說《空笑夢》主角、布袋戲演師簡天闊「口述」的整個人生故事,作為讀者,總有點半信半疑。簡天闊從小愛哭、愛現、愛膨風、愛畫大餅唱高調;感情上也是個用情不專的渣男,流連在蘭生和寶珠之間猶疑不決,兩次失蹤讓寶珠只能一個人拉拔孩子長大;對戲班「黃金樓」和家族而言,他是個落跑的當家、缺席的父親,不只小女兒因為跟著他去乞丐窩發高燒致聾,自己在外流浪,還是兩個兒子一路追隨,到戲台前相認,才肯跟著回家,然後踏進家門聽其中一個兒子發飆,還馬上就賞了兒子一巴掌。

總之,讀完覺得簡天闊實在是個很難讓人打從心底喜歡的人,但無論他犯多少錯、歷經多少劫難,在他講的故事之中,他身邊的人,真的對他都不離不棄,對他好好,好得有點不可思議。到底為什麼?

然後想到,除了書名,故事裡唯一一次出現「空笑夢」的時候,就是第12章裡蘭生描述她到黃金樓之前待過的戲班。戲班的老師傅總要學徒睡醒後描述前一晚做的夢,用意是要讓弟子學著串起一齣跟自己有關的戲,戲才會精彩。

總覺得,簡天闊口述的故事版本,這個他經歷了被打瞎眼、二戰空襲、白色恐怖入獄、四處流浪,最後回到那個上有疼愛器重他的長輩,下有孝順的子女成群的家庭裡的這個故事,是不是也是簡天闊在他的腦海裡日日夜夜上演的美好夢境呢?

如果我真的是小說開頭在廟口聽著吃完甜湯的簡天闊講故事的聽眾,應該也會不想戳穿事實,想讓他留在他編織的夢境裡就好吧?真的,留在美好的夢裡就好了,現實可能很不堪、很傷人。

所以說,每個人真的都是自己口述故事裡的瑪麗蘇,反正作者就是主角,球員兼裁判,自己編自己的故事,當然可以作者最大,主角威能,總是化險為夷,理所當然人見人愛。


主角簡天闊又老又瞎眼,在廟口聽完一場布袋戲、吃完甜湯,就開始絮絮叨叨的話當年勇,自稱是一位能力了得的布袋戲師傅,家族甚至有傳兩招絕學「空手追風」和「靜觀出神」,但當年日本殖民時期禁演漢人鑼鼓,主角想盡辦法爭取演出空間,結果可能樹大招風,被人暗算打瞎了眼,從自視甚高盛氣凌人的狂妄青年,變成連走路都要重新學習的瞎子。主角是布袋戲師傅,更是家族戲班的接班人,但眼瞎了,戲要怎麼演,要怎麼接班?故事就從這裡發展下去。

畢竟是說書人講古的形式,老人家一次講一個生命中的人物,也講一段人生故事。這些人物有他的長輩、父母、親戚,也有戲班裡一起學戲演戲的前輩平輩後輩。主角簡直活歷史,在日治時期爭取布袋戲演出,國民政府時期又碰上白色恐怖,被牽連入獄,出獄後也見證了台灣布袋戲演出從廟口戲棚到電視、再到近代逐漸式微的傳統藝術興衰,光是看大歷史的部分,就已經十分精彩。

作者十分用心,為了要寫布袋戲,親自去跟布袋戲國寶陳錫煌師傅學戲,才寫得入神。小說裡每個章節角色的「偶頭」插畫,以及書前的人物關係圖、書末的大事記,也都出自作者手筆,方便讀者參照和想像這些角色。

喜歡布袋戲的人,會喜歡這本小說的吧?就算是像我一樣跟布袋戲不熟的人,讀起來也覺得津津有味。每個角色都是一號人物,在主角的生命中留下或多或少、有好有壞的印記,雖說覺得主角滿渣男的,但那種「老人膨風講古話當年勇,自圓其說,活在自己編造的夢境裡」,卻是再貼近人性也不過的一個小人物。很難喜歡這樣的一個主角,但很喜歡這個用這些好好壞壞的角色勾勒出人生起伏的故事。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