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這本<老子>,第一個感覺是:原來楊照唔buy<道德經>。
作者首先向讀者解釋世人對老莊之誤解,辨別老莊之不同及成書先後。接著說到<道德經>來源的不清不楚,然後才進入<道德經>的內容。結論中作者認為輕易地將老子的觀念運用在正常、太平社會上,那就變成了一套不折不扣「反智」、「反文化」的政治哲學了,更明言沒辦法,這是作者的價值偏見,作者認為真要用<老子>的學說來組織社會、運作權力,那必然是文明的災難。
<道德經>是我的第一愛書,也是老子學說的忠實信徒,我當然不認同老子學說在現代社會是一套反智反文化的政治哲學,更遑論是文明的災難。相反,老子學說在任何時代都是一道清泉,承莊子之說讓人反璞歸真。不過每個人讀同一篇文章,看到和理解到的東西都不一樣,無分對錯。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