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服》的書評

蘇西 發表於 2019-12-07

珍奧斯汀《勸服》(或譯《勸導》)

1. 之前只看過《傲慢與偏見》(很喜歡!)跟《艾瑪》(還好),有把補完珍奧斯汀作品這件事放在心上,不過一直沒有行動XD

https://soundcloud.com/afrernoongirlsclub/s2ep4-1

前幾天聽了這集podcast,被《勸導》唸唸推坑,順手連《諾桑格寺》一起買了。剛剛在譯後記看到這兩本都是以巴斯為主要舞台,我因為這樣的巧合感到開心! 閱讀過程很享受~我又因為劃線內容超過15%而無法匯出,註記則充滿了閱讀中的各種情緒和碎念XD

2. 想先大力稱讚一下譯者跟電子書! 譯注以方便讀者更了解故事/歷史背景為主,也增添了不少閱讀樂趣。例如:

[26] 安只彈奏樂器卻不跳舞,直接代表退出婚配的競爭市場。 [44] 根據故事中的線索,可以推斷查爾斯.海特一定曾就讀牛津或劍橋大學(那個年代的英國只有這兩所大學),因為當時幾乎只有讀過大學的人才能擔任神職人員。 [47] 兩百五十英畝約等於一平方公里(相當於四座大安森林公園的面積)。 [81] 珍.奧斯汀的時代沒有信封,而是用法定尺寸的紙張寫好後折成四折,再以蠟封上,沒有封蠟的那面寫上收件人姓名及住址。

電子書的注釋連結做得清楚好按,也很加分!(有些電子書的連結按鈕很難按準,要試很多次才能跳到想看的頁面,就蠻煩的。)

https://images.plurk.com/1nXn4oQkCeixdwBL3Ga4C9.png https://images.plurk.com/22IByhUXvohBhVtE9lc5To.png

3. 這個故事我最後是哭著看完的,各方面都很感動TT

當然,這些矛盾反映的不見得是奧斯汀的矛盾,也是角色在理性與感性之間的糾結。畢竟無論女性主義經過幾波變革,現代性別議題又跟奧斯汀時代的面貌有多大不同,不變的都是理性與感性的對戰,而奧斯汀的作品之所以吸引人,或許就是因為讓我們看到那條反叛之路上的各種猶豫為難。新舊交鋒當然火花耀眼,但奧斯汀總還雞婆地點亮幾根火柴,讓你去看火花底下那些行過黑暗的瑣碎腳步。

↑ 譯後記也寫得好好,看到這段又哭一次TT

btw, 這本我最喜歡的角色……除了有主角光環的安之外,是配角夫妻們! 深愛彼此的克勞夫特,以女兒幸福為優先、家庭氣氛和樂的穆斯格羅夫,以及友善且樂於助人的哈維爾夫婦都太可愛了~

readmoo電子書: http://moo.im/a/fhmAEK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