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1978年,是《工廠人》的續作,共收錄八個短篇,這次主角全設定為女性。 台灣剛踏入工業社會時,許多人的觀念其實還停留在以前的農業社會,業主將勞工當成奴僕般壓榨,有些甚至罔顧勞工權益,不懂法律也不敢對抗業主的勞工只能將苦往肚裡吞。 楊青矗將女工所受到的委屈化為文字,並希望藉此督促政府加以改善,在那個男女不平等的年代,其用意可謂良善高遠。 現在女工的處境已經比以前改善許多,但仍有很多業主並沒有完全遵照勞基法的規定,而政府在選票考量下有時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人人自掃門前雪的社會氛圍裡,勞工的權益也只能自己去爭取。 或許時人不見得能體會前人的感受了,但那些辛酸血淚已藉由楊老的筆刻記了下來,而他勇於為弱勢發聲的人道關懷精神亦令人十分感佩。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