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話到歷史》的書評

Eressea 發表於 2019-11-26

長河+興亡史進度:4/32 中國歷史的長河: 3/12 興亡的世界史: 1/21

不小心又兩週就讀完了 中間還穿插一堆漫畫 看來歷史的長河可以比預期讀得更快

但神話時代沒啥概念看得暈頭轉向 介紹中國各地的新舊石器時代遺址和文化特徵抓不到重點 感覺介紹到新石器時代後突然大家就懂夏王朝了 但我還是一頭霧水啊Orz

倒是一開始爬疏中國考古史可以看到文革巨大的影響 封閉的中國對有心研究考古的外國史家來說障礙超大 什麼資訊也看不到只能看1949以前的書面報告亂猜 (是我就不幹了....)

總之看完這本書還是大概得到四個重點 第一個是作者反覆強調的: 農耕的目標並不是為了創造豐饒的社會,而是為了 因應生態的改變,不得不進行的一項選擇。

或者說,在植物資源成為人類的主要食物來源後, 獲得食物的方式改變與活動範圍的縮小,讓人類慢 慢走向定居型的社會。

跟中學時課本上學到的因果剛好相反 人類走向農耕是因為小冰期採集不易 只好自己的食物自己種 真是個顛覆的想法 不是定居社會才會走向初期國家也是另一個跟課本相左的觀點

第二個是三代斷代工程原來不是笑話 以前都覺得這就是政治力加民族主義先射箭再畫靶的玩意 看起來還是做了不少有意義的研究 也沒一廂情願說二里頭就是夏王朝 不過也許這只是作者的切片 實際上要看中共官方態度吧

雖然作者認定二里頭文化就是夏王朝 但又說: 討論夏王朝是否確實存在的問題,我個人並不認為 有什麼意義。與其強調二里頭文化相當於文獻中的 夏王朝,或是夏王朝確為初期王朝時期之事,更需 要客觀討論的是,二里頭文化是否已經到達王朝社 會進化的階段。

意思是二里頭就是夏朝,但夏朝就是王朝社會嗎? 這文字遊戲看得我好混亂...

第三個是夏商周三代王朝 吸收了新石器時代末期各文化群的祭祀禮儀 因而能擴大統治範圍的 也就是所謂中華文明也是多重起源的 這種話大概課本是看不到的XD

第四個是看到偷跑講殷商的祭祀社會 想到孔子念茲在茲的禮制 發軔於快四千年前的殷商 然後就一路綁架一大票人到二十世紀了 比秦始皇一統天下還要猛~

拉里拉雜又寫一堆 但這本吸收真的沒秦漢帝國好 沒有先備知識就算是入門也是讀得挺辛苦的啊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