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大地》的書評

無人嶼 發表於 2015-07-17

在閱畢本書之前才看完《薩爾卡多的凝視》, 一部毀譽參半的作品。 看完本書以後才深覺, 電影的視角與省略的過程何以招來批判, 也讓我重新認識了薩爾卡多。

薩爾卡多的人生哲學, 不脫本書的重回大地四字。 不論是早期拍攝《薩赫勒:悲苦的人》、《工人的手》, 或後期拍攝自然影像如《創世記》, 皆指向這個同樣的初衷。

工人的手,是最直接碰觸原料,並製出成品的中介,那是我們今日使用的一切之根源, 然而今日卻多半遭到機器取代。 這裡的「重回大地」,是找回那孕育一切的碰觸溫度。

悲苦的人,是在非洲荒僻地區掙扎求生的人們縮影, 他們與最原始的自然困境搏鬥, 這些是在過度都市化社會裡的我們無法理解的世界。 這裡的「重回大地」,是找回在最原始的缺乏裡,最拚命的求生。

創世記,是他拍攝了全球各地的生態剪影, 從極地、荒漠到未開發的雨林, 這裡的「重回大地」,是找回被水泥叢林包裹的我們所遺忘,那些倏忽即逝、岌岌可危的山林與景致。

薩爾卡多是個流浪者。 出身於巴西,流落到巴黎, 體內竄流著左派的熱血。 他曾經輝煌,身擁經濟學者的名號, 但他後來選擇扛上了相機, 從學術金字塔走向山林的顛峰, 自此似乎注定了他與底層人民,與社會寫實,與自然真實密不可分的關聯。

他不是高高在上地扛著相機,獵奇式的嗜血攝影家。 他說過,他沒有一張照片是在當事人不同意的情形下拍攝。 甚至對於他想拍攝的族群, 他會花上個把月與之生活、融合, 在充滿信任的氛圍下才將之納入鏡頭。

很喜歡該書最末的兩句話: 生命的重點就是參與時代, 是我們對待生命的方式,把我們帶到目前的所在。

極度用心,甚至用生命在參與時代的一切。 對於我當前的時代, 我又參與了什麼呢?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