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眾困惑於假新聞(fake news)、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深偽(deepfake)等當代社會現象時,本書提出「矛盾真相」(competing truths)這個詞彙,以詮釋真相的多重性、相對性、和可操作性。
本書將矛盾真相的傳播者分為三類:倡議者、誤傳者、誤導者,作者認為「任何人只要故意製造扭曲的現實印象,都算是誤導者」。
全書內容即根據矛盾真相的四個面向(部份真相、主觀真相、人為真相、未知真向)展開,透過各個案例,分析其中矛盾真相的組成元素和操作策略,提示我們作為一個受眾,如何辨認出被故意誤導的矛盾真相;而作為一個倡議者,如何呈現矛盾真相,以達成倡議的目標。
本書的內容淺顯,優點在於商學背景的作者旁徵博引,引用很多歷史或當代的實例詮釋矛盾真相,這些實例小到健康食品藜麥、高露潔牙膏,大到英國脫歐、全球暖化……,揭開這些事實的表相(矛盾真相之一)之後,作者用輕鬆的筆調呈現事實的不同面向(另一個角度、更全面、更深層的矛盾真相)。
例如在第一部【部份真相】中,作者以愛爾蘭的高 GDP 為例,大眾媒體經常以 GDP 衡量經濟體的規模和表現,然而愛爾蘭的高 GDP 卻是因為外國公司為了避稅將資產轉移的效果,這些帳面上的數字對當地人民而言幾乎沒有意義,而外界的旁觀者可能被誤導,認為愛爾蘭的經濟表現優於其他國家。
又如前陣子喧騰一時的富士康員工自殺事件(因為郭董參選總統,重新登上媒體版面),2010年富士康有14人自殺身亡,乍看之下富士康員工的自殺率十分驚人,每十萬人就有 1.5 人自殺,然而和中國的年平均自殺率每十萬人就有 22 人比較,似乎又微乎其微(這是作者提出的矛盾真相,我認為如果按年齡別、公司別拆解這些自殺率的數字,可以獲得不同的矛盾真相)。
書中許多內容都可以和台灣發生的現象互相呼應,例如第四部【未知真相】中談到美國的「人民聖殿教」(People’s Temple),一開始是講述瓊斯(James Warren Jones)創立教會,追求種族平等和社會主義理想的勵志故事,後來卻因為造神和洗腦,演變成 918 人死亡的信仰悲劇。作者提到洗腦的方法:「藉由隔離洗腦對象、控制他們聽到的矛盾真相,質疑他們的既有信念、重複陳述核心訊息、操弄他們的情緒,意識形態誤導者及宗教誤導者就能對他人的行為擁有非凡的掌控力」。
傳播科技的進步,網路時代的受眾距離真相更快、更直接,卻未必更接近事實的全貌。如果我們只是被動地接收訊息,不能辨認其中誤導的矛盾真相,並且提出質疑,最終只會成為盲從群眾的一份子;而涓滴成海,因矛盾真相形成的態度和價值觀,終將影響個人的日常行動、投資決策、投票傾向,乃至整體國家的發展方向。
作者說:「資訊民主化不僅賦予我們權力,也賦予我們責任。從前是由教會或極權政府決定什麼才是真的,等到比較開明的時代來臨,才換成值得信賴的媒體接掌這個角色。然而現在的世界實在有太多資訊,從四面八方紛紛向我們湧來。我們再也不能指望《紐約時報》和BBC替我們篩選世界上的資訊,並告訴我們哪一個真相比較正確、哪一個比較混淆視聽。可靠的媒體守門人逐漸消失。我們必須自己查證事實,並且協助周遭的人一起努力。」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