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不算「評論」而算是自己的「心得」吧︰ 以前看不太懂,現在似乎有些新的體認。清末所謂的「保路運動」,特別是四川一地,該看作是地方財團與清廷中央的「搶錢」衝突事件。中央以民間籌不到錢、進度緩慢為由,決定收歸國有。但利益受損的地方財團心有不甘,於是把「賣國」的大帽子套在中央,因為清廷當然要向外國銀行團舉債借款蓋鐵路。經濟利益之爭,進而演變成政治意識形態之爭了……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