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的書評

jrue 發表於 2022-03-27

有人說愛情的第一課就是學會受傷,這一刻馬蒂妲應該有著更深切地領悟,交往五年已經論及婚嫁,男友卻無預警的結束關係和前女友復合,頓失最愛、消沉抑鬱的她在不穩定的精神狀態下,最終導致在工作中情緒失控被停職查辦,失去一切、世界崩毀的馬蒂妲被姊姊阿嘉德接到了和丈夫、女兒同住的小公寓,新的連結逐漸在這個家庭建立起,然而……就如同小說的開頭所寫道的,故事都是這樣開始的,以一種幾乎微不足道的方式。

書籍以通俗常見的情感議題開場,失戀,在文學作品中一直是很常被操作的情節橋段,令人驚豔的反倒是作者大衛.芬基諾斯的文字,散落的詩意、鮮明的意象,還有精準敏銳的觀察力,好像總能捕捉到一般人所忽略的細節,寫實犀利地描繪出感情破裂後所經歷的心理創傷,震驚、悲傷、無助到憤怒、恨意、忌妒,我們看到主角馬蒂妲從酒精麻醉、出現自殺念頭到搜尋跟蹤情敵等過程,正當我們疑惑著這與書名的關聯,小說轉場開啟了第二章節,如果以戲劇演出來比喻,那將會是重頭戲的登場。

看似不著痕跡,實際上大衛.芬基諾斯的故事結構是漸進堆疊有計畫性的,原本被稱讚是“善良的化身”的馬蒂妲回想起自己的人生,只看見被男友離棄的女人、被學校解雇的女老師,一種前所未有的暴力穿透了她,愈來愈偏執不安的念頭逐漸佔據了心靈,小時候父親去世的記憶與如今姊姊幸福的婚姻顯得一切都是那麼地不公平,急轉直下的情節也讓《姊妹》宛如一首同時存在著悲傷、壓迫與爆發的奏鳴曲,走向不可預測的發展。

這本小說有意思的部分還包括像是譯註,與一般書籍或文章對於語彙的解釋不同,《姊妹》裡頭加了不少「作者註」是用於書中人物心思傳達的補充說明;此外還有散佈章節中隱隱和小說情節相互應和的經典名著《情感教育》,關於福婁拜筆下主人翁為愛的幻想和癡狂,最終導致內心世界的扭曲,以及《姊妹》中兩個「斐德列克」逐步在女主角馬蒂妲心中興起的波瀾;「情感教育」一詞對照現今社會頻傳的親密關係暴力事件,不論是在過去或是未來,愛,無疑都是人生道路上,每個人最難解、未解的課題。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