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祥即將傳統中醫解剖學命名為「表面解剖學」,其特點是重視「肌肉的起止點」及「具有與肌肉功能」[註9]的身體構造。例如,對體表局部肌肉的觀察、診斷可以預測內臟器官的病變[註10]。這是黃氏研究東漢時期《黃帝明堂經》的心得。這種局部解剖學應用在手術上。人體局部肌肉腐壞程度的判斷,則是動手術與否的一個必要條件。《黃帝內經》以為「肉腐則為膿」,肌肉腐爛又以病理的「寒熱」變化得以表達[註11]。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