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 Shun Shun 分享了劃線。
    以二○○九年的統計為例,蓬萊米每公斤的零售價是三八.八四元,但產地價卻被壓低到二二.一二元;如果沒有政府的保價收購,產地價還會更低,甚至不到零售價的一半。譬如,二○○四年帶殼花生的零售價每公斤一○九元,但產地價卻只有三九.二二元。農民在購買農藥與肥料時,資材行開價多少就是多少,農民沒得議價;大盤商到產地蒐購農產品時,彼此聲息相通,農民毫無議價權。颱風前,大盤商到產地蒐購囤積,風災過後牟取暴利,農民卻只能看著災後的荒蕪而流淚;盛產時,大盤商在產地猛削收購價,農民照樣只能賠本賣出。不管農民的遭遇多苦,從來都苦不到大盤商、農藥行等靠農民吃飯的人。這就是所謂的上游(資材行)與下游(大盤)的剝削與壟斷。...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