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下載 App
活動
書籍
暢銷排行
最新書籍
熱門書籍
編輯嚴選
書評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277
書本
0
追蹤
0
粉絲
Snowball
個人書櫃
個人書櫃
劃線註記
完讀書評
閱讀時間軸
閱讀書單
04
月
25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懸崖邊的學霸
珍妮佛.華萊士
「我本來以為,身為一個媽媽,我的工作就是督促兒子做到最好,」她說:「我後悔得不得了。」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懸崖邊的學霸
珍妮佛.華萊士
孩子會成為臨床高度焦慮、憂鬱和藥物濫用的「高危險」群,原因並不是中上階層的家庭背景,而是處在一個永無休止的壓力環境之中。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懸崖邊的學霸
珍妮佛.華萊士
「這一生,我一直都覺得自己必須是完美的,否則人們就不會愛我。」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懸崖邊的學霸
珍妮佛.華萊士
「沒有人能把痛苦放在天平上比較──痛苦的孩子就是痛苦的孩子,而且他們都無從選擇自己的處境。」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分人:我,究竟是什麼?(芥川獎作家平野啓一郎鼓舞人心的處世哲學)
平野啓一郎
其實小孩在父母面前、在老師面前,和在小朋友之間展現的不同面貌,是小孩面對不同的人時,摸索如何交流所產生的結果──這千萬不要加以否定。
Snowball
新增評分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
石井光太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
石井光太
孩子只能在大人創造的環境中生活。既然如此,大人更需要正視這一現實。
04
月
24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
石井光太
現今社會充滿讓人無法胸懷大志的因素,孩子們只能竭盡全力,實現符合實際需求的夢想。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
石井光太
「現在日本社經差距加大,大多數人沒有餘力懷抱那麼偉大的夢想。而這些孩子們從小時候就見識到太多艱難的現實。 「不論是媒體或父母,大家都在抱怨薪水低、國家未來沒有希望,或是上班很難受。孩子在這樣的過程中長大,自然就對痛苦的競爭不感興趣,覺得量力而為就好。」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
石井光太
「現在的孩子只會量力而為。自己設定自己的極限,也不期望有所成長。他們會害怕並試圖避免競爭。他們覺得競爭不是切磋琢磨,而是與別人衝突。或許他們缺乏經驗,沒能意識到自己在競爭中將有所成長,所以就斷定自己只有這點程度,也只做能力範圍內的事情。」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
石井光太
明明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事事都要拜託老師幫忙,遇到嚴重的事情卻往往閉口不談。 對他們來說,無關緊要的事情可以貪圖別人的好意,但無法獨自面對嚴酷的現狀,也不曉得要怎麼形容自己想做什麼。 因此,學生們會像這樣,所有的狀況都用「沒問題」這個詞熬過去。一旦出現這個關鍵詞,老師就必須提高警覺。這句話的個中之意並不是表面的「我沒事」、「沒有任何問題」,而是指「現在不要管我」。
04
月
22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分人:我,究竟是什麼?(芥川獎作家平野啓一郎鼓舞人心的處世哲學)
平野啓一郎
我並非孤零零的孤獨存在,總是存在於和別人的互動中,甚或可說只存在於和別人的互動中。 不需要別人的「真正的自己」這種想法,就像把人隔開的牢籠。因為如果相信有「真正的自己」,那麼為了活出「真正的自己」,最好切斷和別人的關係。但最後會像〈最後的變身〉的主人翁,嘗試之後深感「真正的自己」只是一種幻想。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分人:我,究竟是什麼?(芥川獎作家平野啓一郎鼓舞人心的處世哲學)
平野啓一郎
所謂個性,就是分人的構成比例 如此一來,設定了比個人更小的分人單位,對於個性的解讀可能也和以往不同。 因為和誰交往,如何往來,你心中的分人構成比例就會產生變化。這個總體就是你的個性。如果十年前的你和現在的你不同,原因就在於你交往的人不同了,你閱讀的書或居住場所不同了,因此你的分人構成比例也變了。例如十年前的戀人在當時佔據你心中很大的位置,如今這個分人可能因為分手而萎縮了,取而代之的是個性截然不同的戀人,這個分人會越來越大。這樣你自己的性格或個性應該也會有所改變。個性,絕非與生俱來,也非一生不變。
04
月
19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
石井光太
當我和受訪的學生們聊天時,他們大多數都認為比起報紙,YouTuber 發布的資訊更值得信賴。我問起原因,學生們平靜的回答:「因為 YouTuber 的追蹤數比報紙更多。」 他們對媒體的信賴與追蹤數或瀏覽數成正比,這就是學生們的真實感受。 老師指出,現代學生不會詳細研究網路上龐大的資訊,而是只選擇身邊對自己有利的內容。網路空間給人的印象,應該是像大海一樣遼闊,然而,他們實際接觸的資訊卻極其有限。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
石井光太
「就算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也有分稍微討厭、非常討厭,以及討厭到要絕交的差別。當雙方不和時,是否繼續交往也有不同的做法,例如選擇接受對方的性格、維持點頭之交的關係,以及完全不理睬。 「然而,現在的學生不擅長分析和掌握自己的情感,只有零和思維(按:認為凡事只有贏家和輸家)。喜歡就全都喜歡,討厭就全都討厭。所以會為了些微的理由瞬間斷絕關係。」 擅長與人交往的人,就算遇到不喜歡的事情,也懂得衡量對方的情況,斟酌表達用詞或克制自己的行為,所以能夠維持適當的關係。 但是,情感或人際關係缺乏層次的人,傾向以全有或全無的思維思考。因此,哪怕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完全否定和排斥對方。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
石井光太
為什麼學生們不乾脆的認罪?老師表示:「他們不習慣因為做錯事而受到責罵,所以,只要稍微被人提醒,就會拚命保護自己。不只會千方百計找藉口,哪怕是犧牲朋友,也一定要保護自己。」 同樣的傾向也可以在很多父母身上看到。假如為了孩子的事情找父母討論,請他們注意時,他們就會像機關槍般的語氣不斷找藉口,堅決不肯認錯。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
石井光太
不擅長與人交往的孩子,思考的前提往往是對方要配合自己。他們會抱持毫無根據的期待,認為對方一定要實現自己的願望。 因此,只要有一絲一毫不符自己預期,就會片面認為遭到背叛、這段關係完蛋了,或是只有自己吃虧,並以激烈的言詞辱罵對方,而不會思考背後原因。對他們來說,自己才是被害人,錯的是對方。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
石井光太
「我也不是不想理解,更不是討厭或無法接受。不過,總覺得這樣做沒有效益。我倒想反過來問你,硬要跟不同的人交往有好處嗎?」 我:好處是可以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吧? 「我並不想知道。」 我:為什麼? 「反正又沒好處。」 我:班上有各式各樣的人,你怎麼看? 「我會讓自己想開一點,學校有不同類型的人是沒辦法的。並不是討厭或不能接受其他人。然而,就是因為不同,才不想打交道。」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
石井光太
「現在學生會劃分與朋友之間應該保持什麼樣的關係。一旦做出決定,就不會試圖侵犯彼此的領地,並自始至終維持這種的關係。我多次詢問他們區分朋友的理由,他們的回答是『因為這樣TP值(time performance,時效比)更好』。」
04
月
18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
石井光太
老師說:「學生們知道,如果自己在學校鬧出大事,放學後就會在社群平臺上被人批評,並且傳到其他班級的學生耳中。所以,他們對交朋友非常謹慎,如履薄冰。我們常說現在的孩子很乖巧,但我認為,根本原因在於孩子們害怕消息在社群平臺上流傳,以及遭到網路流言的圍剿。」 社群平臺的出現,讓孩子們不只要臨場應變,就連放學後也要思考如何回應社群平臺上的訊息。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
石井光太
照理說,孤單一個人不見得意味著「孤獨」。反倒是人與人的關係越緊密,精神就越容易感到疲憊。這種時候就要離開群體,騰出個人時間治癒心靈。 不過,國中生的共通點,就是害怕因為不共享資訊而成為邊緣人。與其成為邊緣人,不如隨時保持聯繫。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
石井光太
在教室中感覺到壓力,不單只是由一個問題造成。他們不會逐一解析,也不會轉化為言語思考,而是直接視為「總之就是壓力很大」。而當壓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立即逃離現場,所以無法掌握自己不能待在教室的理由。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
石井光太
恐怕D在扮演卡比獸這個角色時,就算被捉弄,也只是認為被取笑的不過是卡比獸而不是自己,並藉此設法跟其他孩子維繫交情。 對他來說,角色就像是「守護心靈的鎧甲」。然而,當老師禁止在學生這樣做時,他就不知道該怎麼跟同學相處,於是乾脆請假不上學。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
石井光太
假如在班上假裝自己是某個角色。就算遭到周圍的人取笑,也只是角色的性格受到否定,而不是自己,心情就會輕鬆許多。
04
月
12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
石井光太
「從小孩懂事起,父母或園所就會要他做這個、做那個,孩子主動做事的機會有所減少。雖然他們擅長默默完成被交代的事情,主動探求和開創事物的能力卻減弱了。 「這樣的孩子有兩個特徵。一是離不開大人。假如置身在自由的空間,就會因為不曉得該做什麼而變得不安。接著就害怕起來,並緊緊摟住父母。 「第二個特徵是會看大人的臉色。由於父母的評價或判斷是被視為最優先,所以事事都必須請示大人的意見,無法積極尋找自己認為有趣的事情來做。但是,對父母來說,他們也頂多是個『聽話的好孩子』。」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
石井光太
想像這樣的光景,與其說父母是教練,不如說是藝人事務所的經紀人,詳細決定旗下明星的行程表,再孜孜不倦的將他們送去通告現場。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分人:我,究竟是什麼?(芥川獎作家平野啓一郎鼓舞人心的處世哲學)
平野啓一郎
一個人並非「不可分individual」的存在,而多個「可分dividual」的存在。因此獨一無二「真正的自己」、始終如一「原本的自己」,根本不存在。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分人:我,究竟是什麼?(芥川獎作家平野啓一郎鼓舞人心的處世哲學)
平野啓一郎
人有各種面貌──這是本書一再重複的一句話。但事實上,反過來說就是,儘管人有各種人格,但臉只有一張。
Snowball
新增了劃線
分人:我,究竟是什麼?(芥川獎作家平野啓一郎鼓舞人心的處世哲學)
平野啓一郎
所有錯誤的源頭,在於獨一無二「真正的自己」這個神話。 因此,我們試著這樣想:唯一的「真正的自己」並不存在。反過來說,在不同人際關係中展現的多種面貌,都是真正的自己。 我在開頭寫過,「個人(individual)」這個詞彙的字源是「不可分」的意思。本書為了思考上述問題,置入「分人(dividual)」這個新單位,拿掉否定字首「in」,將人視為「可分」的存在。
04
月
05
Snowball
新增評分
教出殺人犯Ⅱ:「好孩子」與犯罪的距離
岡本茂樹
個人
個人書櫃
關注動態
書單
書評
瀏覽
書籍
熱門書籍
最新書籍
編輯嚴選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網站導覽
買書
看書
閱讀最前線
會員中心
會員中心
登出
×
活動開催中!
Readmoo 祝您猴年行大運!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