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當下.
作者寫作意圖太明顯,由幾個獨立短篇小說串成一個類長篇小說,老實說我並不喜歡。可是作者的創意、寫作技巧都折服我,令我願意給她五顆星。
閱讀《在熙,燒酒,我,還有冰箱裡的藍莓與菸》總會讓我想起J。我總以為自己忘記了J,卻在作者的文字裡逐漸看清自己對待感情的狀態。也許只是捨不得,放不下,所以書寫,所以用盡方式記錄,所以怎麼寫都不對。爾後終於明白,他已經往道路另一側遠去,我腦海中的身影逐漸模糊,似真似假的書寫,更像弔祭。而我的路,未來的路,總要先轉身告別過去才足以前行。
工作緣故,參與一個清淨漁村計畫的拍攝。村民隨手把垃圾丟向海,習慣持續百年。如今終究反撲,每當海水漲潮,垃圾會湧上並滯留在家中。以為出去的,始終還是會回來。看到這種環境,我不禁問村長,你們如何住得下去?他答,習慣了。所以漠視了?讀《複眼人》總讓我想起這個村落。
「骯髒吃,骯髒大。」 讀著《髒東西》時,腦海總不自覺想起這句話。食物那麼髒,環境那麼髒,人那麼髒,都那麼髒,為何還祈求自己出落乾淨得像朵白蓮花?不如同流,合成污泥,爛在地上,而總會有人更快地蒸發成雲,以乾淨姿態再一次迎接骯髒。
第二次重讀,沒了第一次閱讀的記憶,靜下心,才看懂了一些枝微末節。
無用的故鄉,為何還要寫。無用的故鄉裡,我從中間而出,所以我也是無用之人。馬尼尼為這本書的後勁很大,總覺得可以再深入思考。
我不討厭這本書,也沒有特別喜歡這本書。我只能說,這種結局寫法很厲害,的確是個好收尾,比起主角失落回家,這收尾瞬間讓我雞皮疙瘩。但我真的不喜歡主角,所以只給4顆星。
一如既往的陳雪,鋪設迷霧,角色逐個登場,營造懸疑直至將矛頭都指向某一人時,一式回馬槍,推翻所有。 不是精彩的推理小說,但仍舊喜歡陳雪描寫人性。
這是第二次讀《摯友》。 第一次,沒耐心,讀了一半就關掉,總覺得書中主角太煩了。 第二次,卻理解了她的煩。留在人世的人,該怎樣面對那種失去的心情呢?主角與狗,相互扶持,慢慢放下。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