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17
吉娃娃 新增 1 則書評
終局近在眼前,無法避免的血淚、預言和悲痛都將來臨,精靈、女巫、變形者以及凡人們,全部人都在力挽狂瀾的為世界找出一條和平的康莊大道,而冷漠的神祉觀望著塵世的紛擾,等待屬於祂們的門扉開啟,命運吟唱著即將償還代價的生者輓歌,最終又有誰躲得過註定好的宿命。 等待近十年的最後一集終於上市,不得不說滿滿的感動與感慨油然而生,關於各個角色承載的情緒與使命,他們如何對抗心中的陰影,縱使自私卻依舊能無私的付出所有,背水一戰。 先前幾集偏向青少年冒險浪漫小說的風格,隨著人物的增加、背景的擴張加上奇幻的設定,作者開始展現出成熟的筆觸並開始匯整伏筆,不只簡略的插入新的支線,而是目的性的把前傳和外傳相遇、出現的配角,再度提出並用更加驚人的方式強調意義,沒有誰是多餘的,任何一位都是反敗為勝的關鍵。 除此之外,分別敘述的視角豐富了每位角色乘載的壓力、情緒與不安,他們的驍勇善戰得以透過旁人的論述獲得,但內心的陰影卻難以用隻言片語帶過,內心的掙扎和恐懼,面對看似絕望的情勢,堅持心中微渺的希望,每一次的反抗與戰鬥,都讓內容更加扎實,最後一站也不含糊,動用所有的可能,以及過往的契機才有辦法拯救蒼生萬物。 作者用大半篇幅緩和化解彼此的衝突與歧見,以理信服之外再度強調迫在眉睫的局勢,無法縱容任何僥倖與憐憫。過程中也重回初始,冷酷的國王和狡詐的刺客,兩者相遇激發終局的到來,或許有些人註定犧牲,有些人註定重生。 燒盡一切後的灰燼王國,遍體鱗傷的同時卻又欣欣向榮的等待未來蒞臨。 近幾年浪漫幻想(Romantasy)的書系興起,與奇幻浪漫相似但偏向成人,些許的火辣情節,最大差別在於人物不再是少年少女,而是介於即將踏入社會的年紀,在這階段接觸的人際關係、情感問題和自我理想,更加真實和殘酷,擺脫了成長時的美好泡泡,自我又會怎麼樣被環境塑造和影響,耐人尋味。 話說作者其中穿插《荊玫之庭》(A Court of Thorns and Roses)的人物和《新月都市》(Crescent City)的背景,不得不說期待日後或許能獲得出版社的青睞。
04
14
吉娃娃 新增 1 則書評
網際網路的便利縮短世界距離的同時也默默竊走一個人的身分,我們得以利用虛假的經歷、他人的圖片,重新塑造一個全新的樣貌,搭配精心設計的軟體和程式,誰都能搖身一變、千變萬化,然而匿名的方便性難道也默許不用替自己言行負責的容許嗎?身處在科技發達的世代,來自人性的議題始終沒有個確切的方針。 或許在探討之前,不如先思考媒介方面,沒有經過查證的消息如同野火般燎原時,是否在更強大的公權力介入之前,擁有影響力的分享者是否應當查證才是。缺口的杯子從另一角度依舊是完整的,每件事的一體兩面似乎因為螢幕侷限的視角被遺忘,大肆的評論、公審以及肉搜成為默許的常態,看似正確的侵擾與迫害是如此真實、驚悚。 虛構的故事卻能細膩地流露人性的惡意,因為不具名得以放大平時被道德、規矩和社會壓抑的暴力,然而眾口鑠金的典故卻不再被人重視,但虛偽戰勝了所謂的事實,人們又該怎麼決定眼前的是非對錯。 因為網友們無能為力的被告者,因為謠言而失去聲音的受害者,他們的公平正義在公開的剎那便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縱使之後撥亂反正,又有多少人會記得當時言論造成的迫害和恐懼,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只不過是無心的一句留言罷了。 當然有時被世俗規範淹沒的正義得以伸張,這點是不可置否。然而良窳只在一線之隔的前提下,人們必須保持著開放的心態,接受所有的資訊,謹慎地思索鍵盤輸入的文句才對,利用虛擬世界延伸至真實生活的追殺、攻擊和抹黑,活生生的體現網爆的波及有多麼遼闊、龐大且駭人。 言論自由不該變成他人能夠揮霍的武器,無論何時何地,都應該為自己說的話、留的言負責,作者利用淺顯易懂的核心帶來一場所有人都該細思極恐的懸疑佳作。
04
02
吉娃娃 新增 1 則書評
愛有很多面向,感性與野性都是無可捨棄的部分。所謂的愛就是概括接受,接受所有的不完美與醜陋,而在生活的考驗來臨時,才有足夠的能量反擊,才能真正的抵抗所有的惡意和攻擊。 奇幻浪漫稱霸書市的年代,有關吸血鬼、狼人或其餘各種異世界生物的青少年小說層出不窮,各式各樣的重新詮釋耳熟能詳的神話寓言,出版社試圖找到下本引人矚目的原創作品;讀者們渴望看見下本愛不釋手的精彩小說。 先前因為《暮光之城》的影響,有段時間相當排斥狼人與吸血鬼題材的內容,隨著時間過去逐漸遺忘當時的恐懼,同時加上改編電影的消息釋出,終於開始閱讀熱門程度不遑多讓的《邊境森林》系列。 作者的用字敘述向來有種玄幻的氛圍瀰漫,加上譯者扎實堅強的功力,讓整原本平乏的愛情故事多了幾分層次,細膩的描繪少年少女彼此的情愫,因為身分的差異,對於將來的恐懼,充滿詩意的具現化於文字中。對於現實的掙扎、溫度的差異以及未來的別離,都能感受到情感的張力與澎湃。 當作作者用新的方式重新定義『狼人』,但以溫度作為媒介不得不說相當佩服,獨具巧思的同時也注入新意,維持原本的核心概念,創作出女孩與狼人的相戀,面對潛伏在人性背後的獸性該如何因應。 並且探討埋藏於社會文明下的野性又該怎麼駕馭和遏制,配角的出現和影響,一方面是伏筆另一方面要求討論,迴避人心的醜陋只是種妄想,唯有正視才能征服與生俱來的誑誕。 只是狼人若要維持人形需要處於一定的溫度之上,恰似感情中的熱戀期般,但隨著感覺被時光與世俗消磨殆盡之後,凝結成霜的愛又該怎麼化解,或許才是肉骨凡胎的你我需要學習和預備的課題。
吉娃娃 新增 1 則書評
不是所有事都能圓滿的收場,歷經了難以想像的驚險、見證了成人世界的醜陋,理解了世俗文化的真相,別離終究還是來臨,或許結局無法圓滿收場,甚至留下悔恨、悲傷和淚水,但人生或許就是如此,充滿各式各樣的不完美卻完整的散場。 揭開事務所創立的真正契機,隨著作者緩慢、仔細的鋪陳,角色的建立、人物的相處以及互動的情感,都讓故事更加豐富有層次,相對的使最後的委託更加可怕和不安。基於即將結束的聲明,還有一再消失的夥伴,以及緊緊上鎖的門扉,似乎全部都來到了盡頭。 維持同樣的步調,先前的數據、理論和科技在後期比較像是過場,單純確認是否有靈異現象,然後進一步調查相關歷史,找到詭異的癥結點並遏止。只是在系列尾聲的集數,天賦開門見山的打亂原先節奏,大膽的捨棄邏輯的方式開始,得以感受到作者的冒險與張力。 隨著過往線索、謎團接連呼應,才終於揭曉不苟言笑的個性以及夢中和藹的笑靨,兩者的差異和相似之處。而正在發生的神隱現象,分離的同伴表示著無不散的筵席,無論如何哀求、耍賴仍無法改變,所以在道別的時刻來臨前,才要好好的再見,真誠的道別且不留遺憾地把對方的好與壞放在心上。 徘徊在塵世間的亡者,或許都活在內心中遺留的感概不願升天,眷戀活著時的喜怒愛樂,糾纏生者們的言行舉止。除靈是為了提醒魑魅魍魎,生死有別,緣分盡了莫再強求。 而這不會是事務所最後受理的案件,但在眾人心中留下的澎湃、感動和傷悲,無法用隻言片語簡單敘述,太多的情緒和不捨。縱使分隔兩地,曾經的羈絆也不會因此消逝,畢竟誰都忘不了打開心扉後的問候與關懷,多麼的熱情和快樂。
吉娃娃 新增 1 則書評
經歷了悲劇之後,倖存者該如何面對往後的日子?該怎麼以過去正常的態度對待所有日常?或許時間可以治癒一切,但實際上是種癡人說夢,因為對於人性的猜忌和懷疑已經深根,心靈上永遠惦記著信任破碎時帶來的傷害,那樣的痛楚遠比肉體上遺留的疤痕還要深刻。 同樣的背景搭配不同的案子,延續案情結束後必須療傷的兩位角色,他們對於自身的猶疑與困惑,在荒涼無邊的沙漠中得以釐清,遠離世俗的紛擾下內心追求的安逸、正義和結果,是否真的能幫助他們度過今後的日子。 配合突如其來的失蹤命案,兩者互相影響的情況下,作者巧妙地把人物的不安與脆弱展現,過程中不含糊的把所有始末、迷惘交代清楚,迴避創傷只是折磨自己,唯有面對並承認造成的影響,才有辦法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良好關係。 相較於核心重點,失蹤少女們的生死未卜,整體而言確實有點頭重腳輕的現象存在,卻也諷刺了現今社會風氣追求的名利,從前撒謊可能是為了逃避罪責,現在多數是為了吸引目光,要求人們盲目地給予關愛、金錢和注意力。 網路世界的真真假假絕對不比現實生活的你來我往還複雜,人們需要的加強對於事物的判斷,了解謊言透過螢幕更容易傳達,或許最好的治療方式是遠離科技,到蠻荒地帶生活可能是種解決方針也說不定。 大自然不會因為個人的身分、經歷而有所偏袒,平等的迎接所有願意接觸的人們,只是在接納萬物給予的祝福前,能否誠實的面對身心上的虛偽與謊話,才是最困難的事。
吉娃娃 新增 1 則書評
還記得就學時期的青澀相處、浪漫互動、孜孜不倦以及各種聚會,當然不是所有人的校園生活都是光鮮亮麗,多少也有幾位受到霸凌、排擠和忽略的存在。隨著長大成人後,歷經社會的歷練,脫離稚氣的行為模式,有些人走出了陰影大放異彩,有些人則循規蹈矩的度日,至於那些依舊困在往日夢魘的人們來說,唯有面對過往的傷害,他們才有辦法真正的重新生活。 不信任的敘述者,從開始就在挑戰一個人的信任可以有多盲目,問題在於眼見為憑的存在究竟是真實抑或假象,問題在於人們習慣相信眼前所見,卻忘了有時候現實是一種營造出來的虛幻,不禁開始納悶記憶中的歡笑、互動和遭遇,會不會是為了撐過痛苦階段幻想的片段。 謎樣的開放式密室向來充滿潛力和未知,受限的領域中人性的醜陋開始發酵,無法逃離的惡意迫使人們,真正的評斷自身一路上所有的良窳是非,沒有任何錯誤可以因為時間洗滌乾淨,等到受困後才明白相聚不為了重溫美好回憶,而是復仇。 作者擅長營造四面楚歌的氛圍,背景限制沒有影響故事張力,反倒讓局面更加緊繃,不安的期待接下來又會面臨什麼樣的震撼,究竟是誰在撒謊,又是誰在努力地捍衛真實。 這場同學會出席的重點在於罪惡感,孩提時代的惡作劇延伸出的後果,沒有誰可以基於懵懂無知開脫。正常和瘋狂只有一線之隔,那些秉持玩笑執行的癲狂,難道就不可笑嗎?得知開頭的驚恐自縊緣由,光是原因便悖德的令人驚愕,更何況還是推波助瀾的捉弄。 或許成長時,在同儕身邊都想獲得歸屬感,因而做出違背良心的言行舉止,但當離開校園之後,又有什麼可以成為阻擋良知的理由,脆弱與偽善是天差地遠。如果當時誰有足夠的勇氣坦承、道歉或是可以避免掉許多不必要的傷亡,但問題是人們永遠習慣逃避已經逃了一輩子的錯誤。
吉娃娃 新增 1 則書評
在真正的毀滅來臨前,不會有誰懷疑眼前熟悉的事物、日常的軌跡,平淡的生活會產生任何變化,畢竟所有的危言聳聽是如此飄渺虛妄,甚至像是夢囈般可笑……等到已成定局才赫然發現,曾經的日常已經成為遙遠的景色,逐漸在記憶中褪色。 末日類型的劇作數以百千,如何在荒蕪的世界行走尋覓、如何在人性的泯滅維持道德、如何在絕望的日子保持希望。近乎已成固定公式的套路差別在於詮釋的手法和遭遇的險難,卻忘了最重要的環節——社會如何步入毀滅。 一場席捲全球的瘟疫來臨,警世般的虛構情節真實上演,也讓閱讀時多了幾分恐懼,但優雅的文字卻撫平躁動的心靈,慢慢地深入所處的境地,看見身處文明時被忽略的歡聚、陪伴和離散,直到崩毀出現才意識到原來幸福是那麼輕鬆、簡單且美麗。 沒有誰是救世主也沒有誰不重要,出現的人物都在時間洪流中佔據渺小的一大部分,卻默默地影響後世的思維與行動,看似零散的角色支線最後匯集到滅世後的緬懷之地,感慨、欣慰與無奈油然而生。 我們可以選擇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那是因為環境的允許,甚至是律法的限制,但當這些元素全被抹去,成為善者不代表可以安然入睡到隔日。作者並不是在試著宣揚隱惡揚善的重要性,而是要求人們省思在生活還有許多選項的平淡日子中,做出不會後悔的決定。 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一部分的自我勢必也會連帶殞落,取而代之會是什麼,不得而知。只能謹記每次的相遇、相愛都要懂得相惜,畢竟韶光荏苒。
吉娃娃 新增 1 則書評
抬頭仰望蒼芎的夜空,看著閃閃發亮的星辰納悶,在那遙遠星海中已經消散的存在,納悶為何還能如此耀眼奪目,輕鬆地在他人眼中留下一席之地,愜意地在他人心中埋下願景,或許重點不是執著於存在的長短,而是在眨眼的瞬間使人思考自我,得以探索內心不願正視的嚮往,一再被壓抑的願景。 對於從未獲得、經歷的事物,人們擅長美化憧憬甚至是妄下定論辨認對錯,直到逐漸理解才意識到,原來距離不只是產生了美感,也使人忘了用不同角度審視,質疑幸福美滿的背後付出的代價。誰都會有自我的匱乏和痛楚,只是問題在於未經他人事的前提下,任誰也沒有資格侃侃而談當中的酸甜苦辣。 只有當事者理解其中的是非對錯。 社會中因為窮困而不得志的大人,對照出生於富貴不懂人間疾苦的少女兩人,探討各自的心結因為家庭而糾纏不清。為了追求渺小的夢想,即使理解卻又想離經叛道的挑戰責任和現實,似乎在當時青澀的年紀來說凡事都有可能,但這樣的勇氣隨著成長慢慢地消耗殆盡。 青春賦予了夢想的權利,雖然尚未體驗社會的殘酷,但那樣的赤子之心卻總是令人感動。大人與小孩之於貧困與富有,作者設定的對立面得以深入心坎,與角色的煩惱和無力感產生共鳴。 三篇後記,溫柔卻又冷酷的筆觸要求人們反思,不同的人生階段需要負責的相對不一樣,問題在於是否對得起那些賦予希望自身的人們,以及未來是否會後悔或開心當時的決定。 讀完後也會明白所謂的『正常』不過是多數人擁護的常態罷了,假使特立獨行,只要在沒有違背道德良知、善良風俗的前提下,沒有誰的幸福快樂需要被旁人認同。 或許對於書中的人物來說,他們的故事已經有了美好的收尾,但你與我的故事未完待續,興許將來的某天自身逝世後,獲得的成就那如同空中閃耀的星辰般點亮迷失的靈魂。
03
28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