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讀書評

絕地通天

《絕地通天》的書評

本書是近期少數名副其實--有別於多數雖號稱武俠但拳腳場面其實甚少--的武俠小說。

主角是名有閱讀障礙的人士,習武路上遭逢諸多乖舛,隨著故事的進展,在機緣下--老實說,這段我不是很喜歡--得窺武林祕笈「絕地通天」,晉升高手之列的一段江湖過程。

作者想表達的是「勤」一字,誠如書末所言:「勤為用心之本,心為務業之源,能知勤與心之二字,可謂絕地通天。」

我喜歡這種一步一腳印勤勉向上的設定,像是--既然開頭的推薦序和作者自序都有提到,那我也跟著以黃易的《大唐雙龍傳》為例好了--徐子陵和仲寇二人的養成模式就令我相當反感(其實我對《大唐》的評價根本就不高),一流高手不應該是可以速成,奇遇太多於我而言則與作弊無異。

本書另有段對白也頗合我的脾胃。

「殺人不容易啊。大叔過往殺人無算,總以為此乃豪俠平生之快事,哪知臨到老來,越殺人手越軟。」

「為甚麼壞人能殺好人,好人卻沒法殺壞人!」「不為甚麼,只因為妳不是那種人,所以才殺不下手。再說,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這小子看上去為惡不多,妳又焉知他將來不能改過?我曾殺過許多惡人,有時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這樣做到底對不對--不過是以暴易暴罷了,我們又有甚麼權力殺人?」

拳頭大,說出的話也許大聲,但不一定就都是對的。

愈是握有權力的人應該愈要懂的謙卑。

佛陀的15個女人(平裝)

《佛陀的15個女人(平裝)》的書評

15個女人,14篇小故事... 與我在閱讀前所期望的內容有點不太一樣。

作者在序中說道:書中的故事,全部取材自佛教經律原典,但本書卻不是宗教史的翻案文章,只是想藉由題材與主題的反差,在主角與配角的辯證關係中,在男性女性即對立又互利的微妙交流中,對迴盪在古老典籍中女性的形象,進行非傳統的側寫。

項塔蘭(上+下)套書

《項塔蘭(上+下)套書》的書評

第686頁第10行

打戰(X)

打顫(O) 第761頁 AK47步槍...

一下是 Avtomat(?)

一下又是Automat(?)

而去查了一下,網路上幾乎都是用 Abtomat 這個字

是邏輯,還是鬼扯?(平裝)

《是邏輯,還是鬼扯?(平裝)》的書評

1. 簡單的難題 ( 21頁 ),到底是「簡單」還是「困難」? 2. 作者在第二章裡提到「訴諸無知的論證」 ( argumentum ad ignorantiam ),並認為此論證實在荒謬 ( 107 頁 ),這讓我聯想到「最低懷疑理論」 ( suspect zero )。 前者的說法或許過於簡約,但後者卻不無道理,而我傾向於支持後者。 3. 有清楚的思考是好的,但--借用《托爾斯泰傳》裡的一段話--如果我們對一切都做一番評論和判斷的話,那就沒有什麼神聖的東西可言了。

吉隆坡

《吉隆坡》的書評

內容有不少個人觀點,偏向遊記性質的旅遊書。 唯,部份觀點(住宿地點的選擇)個人並不認同。

銀河便車指南

銀河便車指南

哈哈哈 超 kuso 超讚的一本書啦

蓮花

《蓮花》的書評

明明是淺淺的低吟,卻重重的敲在心底...

另,自己也曾去過西藏,走過不少書中提到的地方,所以別有一番感觸吧...

三杯茶

三杯茶

很偉大的一群人。我佩服這樣的精神,也佩服這群人。 不過,我並不欣賞葛瑞格‧摩頓森。

相較於摩頓森一付以巴基斯坦地區穆斯林的教育興亡為已任,彷彿非他不可似的將責任攬在身上,我反而比較喜歡尚‧霍爾尼。 沒有尚‧霍爾尼,沒有中亞協會的成立,甚至可能也不會有今天的摩頓森。

同樣是做善事,感覺上,尚‧霍爾尼屬於成事不必在我的類型,而摩頓森則充滿個人風格。而我不喜歡的原因亦正在此。

領導者個人英雄式的光芒過於耀眼,對於一個要長遠經營的組織而言,不見得會是好事。如果又不懂得培訓後續人才,則更令人擔憂。

當然,可能是我誤會摩頓森了。畢竟他是本書的主角,聚光燈自然是打在他身上。 又或是受大衛‧奧利佛‧瑞林寫作手法的影響,致使我有如此的誤解。 但這仍不影響我對尚‧霍爾尼的觀感。

胡雪巖(上)

胡雪巖(上)

閱畢該套書上冊,只覺胡雪巖所遇之人、所經之事,未免太過湊巧,太過順利了吧。 也因這般幸運,反倒有一種...略過其他,儘挑重點似的講述著胡氏前半生風光面。 基於此,對於該套書的下冊,我......唉~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