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讀書評

愛書小日子:快樂、感性、做自己,還有什麼比看書更美妙的事?

《愛書小日子:快樂、感性、做自己,還有什麼比看書更美妙的事?》的書評

這書裡描繪的攏總係哇,都是我的真情實況,尤其有些內心OS,完全可以會心一笑,尤其,身為精芬人(精神上的芬蘭人),我是認為書不只可以拿來打發時間,還可以打發人,呵呵。

張忠謀自傳:下冊 一九六四──二○一八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和科技的距離,但我可以靠看書拉近一點⋯⋯】

剛剛讀完《張忠謀自傳》下冊,
我雖沒有能力悟道,
但一整個法喜充滿啊,
先前看《賈伯斯傳》,
覺得他的靈魂穿梭在八百頁的巨著中,
鮮明地就像要從書中跳出來似的;
但張忠謀的親筆自傳,
那才更是情深意動,
雖然滿滿都是我不懂的資訊量,
但真實的感情,用簡單的字句表達,
大大提升了閱讀的親近度;
我發誓,
我在閱讀時,
真的有感覺到多巴胺的快速分泌,
一整個爽啊~~

你忘了全世界,但我記得你

《你忘了全世界,但我記得你》的書評

【春城無處不飛花,生活處處有提醒⋯⋯】

看了不少也編輯過跟失智主題相關的書,
對這本書的感受最深刻,
作者不愧是語言學家,
不誇飾不煽情的精準描述,
逐步如實地記錄了先生的失智歷程,
那過程堪稱是驚滔駭浪,
到了一個階段,
甚至呈現斷崖式的衰敗,
更甚的是,
不僅失智者墜落,也連帶拉上照顧者一道,
像是一種同歸於盡的意味;

閱讀此書,正是在醫院候診時,
周遭老弱占了半數以上,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的情境,
當下讀起來特別有(不安)感;

總之,人活得愈久,
失去比得到的還要多,
渴望和失望的差不多,
好事壞事,沒有甚麼絕對遇不到,
狀況每天有,就看誰會中獎而已,
可以說,
根本就是一個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的輪轉,
既然如此,那。。。
就繼續好好過日子啊,不然還怎樣~~

憑空而來

《憑空而來》的書評

【颱風天讀書天⋯⋯】
撇開伍迪.艾倫的爭議,
我倒是挺愛看他的電影的,
幾乎沒有遺漏過任何一部,
沒辦法,
我就是愛那種帶點幽默感又有些耐人尋味的味道,
荒謬些也無所謂;
看到他的自傳立馬找來看,
果然如我所期待,
很多的自嘲,輕快又流暢,
就是有那種幽默梗;
我向來不愛風花雪月、傷悲春秋的文字,
那都打不到我,
唯有幽默、幽默、幽默,才是我的心頭好啊~~

我的神鬼人生

《我的神鬼人生》的書評

【 不是只有驚悚才會起雞皮疙瘩 ⋯⋯】

看到好看的書,
一整個雞皮就要站起來;

非關神鬼的《我的神鬼人生》,
是博物學家李家維的傳記,
獨特的書寫方式,
精彩的人生歷程,
讓我一翻書就進入"心流"狀態,
完全不想出境;

李家維的性格,
十足的行動力強、有冒險性,
完全就是我尋尋覓覓的榜樣,
雖然周遭像這般的人並不多見,
但何必呢,
與其期待他人,不如成就自己;

話說,走到這個"坎站",
日子向前一天少一天,
那就更要時時刻刻
把力氣花在自己的刀口上~~

我沒時間討厭你

《我沒時間討厭你》的書評

「千萬不要在我們不喜歡的人身上,多浪費一分鐘。」; 既然不認識,何必多費言。時間如流水,時時在流逝,應該將心神放在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上。Chanel 的巨大成就來自絕對專注,她果然是一個具有獅子般霸氣的女人。

三十三年夢

《三十三年夢》的書評

這書暗藏刀光劍影, 而且下手不輕啊, 一些還在檯面上的人物幾乎就要呼之欲出, 這看得大嬸我小冒冷汗, 真不知道自己看得是熱鬧還是門道, 總之, 如果有點知道文壇, 如果很有一點年紀, 那麼,看這本書應該會有些閱讀以外的收穫~~~

陪他一段

《陪他一段》的書評

短篇小說陪我的時間,真的是愈來愈短了。

性別天生

《性別天生》的書評

(2006.5.12)《紐約時報》 今年5月4日﹐加拿大中部曼尼托巴一位名叫大衛‧利馬(David Reimer)的38歲男子,在家自殺。 「當你沒辦法可想的時候,你做的事情不ㄧ定全都是對的。」;當傷害造成時,傷痕只能抹平,無法磨滅。 正打算寫這書心得的當晚,竟然收到一位好友來的簡訊,告訴我她的ㄧ位同事是變性人,那位變性的同事因為服用賀爾蒙的緣故,並不好受,好友希望能幫助那位同事——雖然對方並不知道她知道這個隱密。我很訝異這樣的同步,建議她或她的同事也許可以翻翻這本書。不過在得知書中的主角在本書出版的四年後,竟然舉槍自盡,也就不強力推薦了,不昰書的內容不妥,事實上這是本很有建設性、值得ㄧ讀的書,但對於一位低潮的人而言,也許吸收到的是那終究難以跨越的痛苦。 看完這書的當頭,心情還不至於沉重,但無意間搜索到這個新聞時,卻讓人感到不勝唏噓,唉!悲劇的發生有時還真是不可逆的。

鏡子裡的陌生人(平裝)

《鏡子裡的陌生人(平裝)》的書評

有解離感的人不一定有解離症,有解離症的人勢必會有解離感,這是我的認知。聽說此書是本地出版對解離症介紹最詳盡的書籍,即使它已經是多年前的資訊了。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