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希望幸福,就絕對不要思考人生是什麼。深究人生是危險的,想要領悟人生更危險,對於愛,也是一樣。"
分兩段看完這本書,前半段像是通俗的愛情小說,飽受自我想像的嫉妒的主角,所謂『對未來的復仇』,濃烈激昂但是有點俗不可耐,所以就擱著了,感覺不像個言之有物的著作,就是又交代了一段現代都會男女的愛情故事而已。
一個月後,經過了一些曖昧之後,夜深人靜又翻了後半段,這不就是自己的故事嗎,太陽下總沒有新鮮事,每個人都在尋覓著愛應該有的樣貌,又透過尋覓的過程去完整自己的形態,感覺最完滿的政野英二,反而是從頭到尾都是不知人事的,而其他三個人,一個透過自我放逐,逃避自己,可地球是圓的又能逃到哪去呢,也不過就是在異鄉中,更能逼自己看透自己罷了;早希既沉穩也衝動,但每一件看似沒有前兆的突然,其實都是累積到不能再壓抑的內在力量,唯有放棄了所有才能夠找回自己,所有看似美好的現在跟完整屬於自我的自己,孰重孰輕呢,我想尋找那一抹的Jardins de Bagatelle,嬌蘭的柏格提花園。
關鍵字適於行路間展讀,坐定了便失了興味,隨意翻翻偶拾的吉光片羽恰巧和過往的記憶有了呼應對照?
P.73 『不要意外,我有好幾種面目,在師長面前總是拿品學兼優評語的好學生和動輒缺發耐心脾氣暴躁的壞兒子視同一個我,下筆溫柔敦厚遣詞用句講究鍛鍊和出言刻薄猶如一鍋酸辣湯的我是同一個我,朋友面前笑容可掬眼尾附著一雙金魚尾巴的我和獨處時黯然自傷彷彿一隻斂翅倒懸於深沈黑暗之中的蝙蝠的我是同一個我。有些我用來面對世人,有些我只能獨自攬鏡,一旦他人意外侵入,便警覺而迅速地以另一個我來掩飾。』
P.78『也許灰塵的存在,有其更積極的意義,便是讓我在對它的一再擦拭中,一再地鑑照自己的本性。』
P.132『「當兵使一個男孩變成男人」多有人提起,我看到的,重點並不在於肉體上的磨練,更關鍵的是體會了人的殘酷,經此近身且密集的成年儀式,終於取得一身世故的甲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