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讀書評

科技想要什麼

《科技想要什麼》的書評

討論《科技想要什麼》這本書是一個難題,因為這本書過於博大,無法三言兩語說完。但有部電影可以討論討論,帶我們接觸這本書的核心。
最近AXN開始重播《駭客任務》系列電影,仔細看,那真的是一部經典,很少有電影把人與科技的關係說得如此簡單透徹。一般的好萊塢機器人影片主要都強調人面對科技時的恐慌,不論是像《機械公敵》、《A.I》、《變人》強調人工智慧終將演化的跟人類一般有心靈概念或是《魔鬼終結者》系列設定人類會被機器人毀滅,劇情不斷地述說如果機器人有了自我意識是多麼的可怕。不過這件事比較像是人們一廂情願的投射,畢竟這概念建立在造物主是人,而人不需要機器,人比機器高等。但機器的演進會真的和我們恐懼的一致嗎?抑或是我們終將無法脫離彼此?
《駭客任務》系列電影用母體表現人類對於科技的恐懼極大化,卻也藉議長之口說出文明的真相:人類無法離開科技。從我們發明工具開始,科技就伴隨著人類文明的演進成長,水車、剪刀、活字版印刷、大船、馬達,每一項現代人視為理所當然的技術,當初都是劃時代的科技。我們也無法離開網路,未來的孩子們也將不能體會螢幕無法觸控是怎麼一回事。嗚,聽起來似乎有些可怕,我們好像被科技制約了!但事實是如此嗎?如果我們選擇看書,電視將不會被打開;選擇用筆寫字,鍵盤暫時不被需要;使用單車當交通工具,汽車就只好在車庫裡,科技需要人的需求,當人沒有需求,科技便沒有存在的道理,它的演進也將會停止。《駭客任務》中機械文明雖然把人當作電池使用,卻需要人以為自己正常的生活,這不正是一種隱喻:科技需要人。
那科技最後會把人類帶向何處?現在此刻應該沒有人可以知道,就算是賈伯斯復活,他也無法預測未來10年的變化。但我們可以知道,只要維持一個開放的心,好好面對自己的需求,科技將給我們更多更多的選擇,選擇越多,我們就有機會過得更好。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