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讀書評

戀家的人:五個獨居女子的溫暖家居生活

《戀家的人:五個獨居女子的溫暖家居生活》的書評

每個篇章篇幅不長,但畫面中充滿各種細節,包括房間的格局、擺設和日常用品,生活感立即撲面而來。最讓人驚喜的是每個女生的房間風格迥異,讓人想到現代世界漸漸走向所謂「扁平時代」,每個人的美感很容易因為媒體曝光和演算法篩選趨於同質,而作者為不同角色打造出呈現個人獨特品味的空間,除了呈現生活的美好外,也擴充了對於家的樣貌的想像。

寫給Aillen的情書:真人 vs. AI ChatGPT互動小說計劃

《寫給Aillen的情書:真人 vs. AI ChatGPT互動小說計劃》的書評

我想跟AI大聲疾呼:智者不入愛河,誰都別愛,不要自尋煩惱~
把這四位通通diss,我看好你!

話說回來,AI的操作者對結果的影響應該很大吧,
感覺有搓掉參賽者的空間(天啊我好暗黑
或者可以偷偷告訴AI,這些人都是愛情騙子(喂
可以發展成推理小說呢~

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2:生死決戰

《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2:生死決戰》的書評

雖然是號稱「魔改福爾摩斯」,但完全無礙於小說的獨立性。即使讀者沒看過柯南道爾筆下福爾摩斯系列,也能享受《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的有趣案件和詭計。若讀過福爾摩斯,那就更能發現作者相對於原系列的還原與創新,從故事中找出令人驚喜的彩蛋。尤其,故事情節和當時的時空背景高度貼合,穿插許多真實人物和歷史事件,巧妙佈局讓人拍案叫絕。

第二集尤其展現了作者的博學和考證功夫,建議不要跳過註解的部分,無論是語言、歷史、制度、文化......,讓讀者對那個時代有更深的理解。

理由

《理由》的書評

小說一開頭,就是一家四口遇害的慘案。兇手究竟是誰?但很快會發現,甚至無法確知這一家人是誰?

有別於梳理線索追查兇手,或是隨著時間展開的敘事,這本小說以報導紀實的形式,以每個案件中的參與者──死者、鄰居、嫌犯、目擊者、兇手......的故事展開。這些參與者正如一片片拼圖,隨著每個人一一現形後,兇手呼之欲出,也才看到案件的全貌。

然而,對作者宮部美幸而言,更重要的是,為什麼這些參與者會捲進案件之中?透過這樣拼圖式地呈現他們個別的人生故事,整本小說並非如常見的偵探、警察、或記者的單一視角,納入了各個參與者的想法與選擇,同時反映了其中的人性與每個人所面臨的困境,而這些個人的困境,其實是整個社會和時代的縮影。

不可知論偵探 1

《不可知論偵探 1》的書評

結合民俗和推理的故事,結局有個精彩的回馬槍,讓人驚呼後立刻回頭再看一遍。因為是首個案件,隨著案件進展也陸續展開主角海鱗子的種種設定,期待在後續的故事中慢慢解開主角身上的謎團。

別冊中的訪談很好看,可看到這個多人參與的作品逐漸成形的歷程,以及在呈現的作品背後,創作者故事取材和為形塑角色所做的各種功課。不能不提別冊中的短篇〈神明的箱子〉,雖然是個篇幅短小、情節單純、平易好讀的小故事,但結構嚴謹地驚人,緊扣著「箱子」這個意象,從海鱗子進師門時所在的箱子、和海鱗子過去相關的箱子(可見《筷》)、庇護海鱗子的箱子、貓咪喜歡玩的箱子、海鱗子養電子寵物的箱子,既帶出了主角的神秘過去,也連結到主角的現在生活,最終去體悟箱子究竟意味著什麼......,讓人有種初看很平常,再看見功力的驚喜感。

2021Readmoo線上國際書展

氣球人

《氣球人》的書評

我覺得陳浩基有兩個用得駕輕就熟的技巧——一個是把短篇串連成類似長篇的結構,在時間點非常分散的篇章中銜接各伏筆;另一個是在敘事者身分上故佈疑陣,以為是A的視角但其實是B甚至是C——並藉此不斷翻出新花樣來。

在《氣球人》這兩項技巧也是互相搭配,在不同的敘事者下,每個案件的時間不只分散,且並非線性地正敘或倒敘,而是交錯地排列,最後再如拼圖般呈現出完整的全貌。所以這本書雖然輕巧暢快,是娛樂性很高的小說,但在精心安排的結構下,還是有點燒腦喔~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書評

重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還是覺得林奕含好會寫。除了那些精準又精美的譬喻外,許多場景寥寥數筆就彰顯人物特性。以小說的開頭,思琪與怡婷這對好朋友在一場飯局中第一次出場這段為例:

「怡婷孵出笑,唇語說真難看。思琪本來想回,妳才難看。話到了嘴邊和糖一起吞回去,因為說的怡婷,那就像真罵人。怡婷馬上發覺了,孵出來的笑整個地破了。」

沒幾句話讀者立刻清楚,思琪長得美,而怡婷不美。因為思琪美,所以說她難看就是個無傷大雅的玩笑,但因為怡婷不美,若說怡婷難看就顯得是嘲笑了。但那一瞬間思琪的「不說」,也讓怡婷立刻感受到:「噢,對啦我不美,你也這麼覺得,你已經說了。」

她們外貌上的差異,自己知道,彼此知道,世界知道。無論思琪或怡婷,都聰明剔透又敏銳,除了對自身外貌的自覺外,必然了解這世界對待美醜是如何現實。外貌的落差,隱隱然地造成這對好朋友間的隔閡與緊繃,也成為未來兩人可能走上不同命運的伏筆。

這一切,就在數筆間展開。作者親筆演繹了那個「不說」,又什麼都說了。

那些美好的人啊

《那些美好的人啊》的書評

金琸桓在和世越號相關的兩本作品中,都採取很特別的敘事角度。上一本《謊言》是以下水救人的潛水員的觀點,讓真相從更黑暗寒冷的深海裡浮現出來。而這本《那些美好的人啊》所收錄的八篇短篇小說就更多樣了,除了生還者和家屬的角度外,敘事者甚至不必然和直接和事件有關,只是一個陌生人,在生活中和事件相關者有了連結,成為故事的開端--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一樣。也在故事徐徐展開後看出,一個重大事件的發生,可能默默地都對所有人的人生造成影響,無論是痛苦、哀悼、控訴、自責或反省,都在個人身上銘刻印記。

2020Readmoo線上國際書展

偷書賊(25萬本紀念版本)

《偷書賊(25萬本紀念版本)》的書評

加上電子書,包括自己買的,朋友送的,我有四本《偷書賊》。

距上一次閱讀時隔十年,但《偷書賊》的故事設定實在令人難忘。敘事者是死神,故事始於死亡也終於死亡,場景主要在一條貧困破敗、戰火連綿的天堂路上,出現的第一本書是《掘墓工人手冊》。

如此民不聊生卻以天堂為名不嫌太諷刺嗎?但它是一個孤兒和一個猶太人最後的堡壘。《掘墓工人手冊》也叫書嗎?但在《我的奮鬥》高舉旗幟的大時代裡,從《掘墓工人手冊》開始,一字一字,成為一切的啟蒙。而人人畏懼的死神,在故事裡卻提出了對人類的大哉問: 「同樣是人,怎麼有人如此邪惡,又有人如此光明燦爛呢?人類的文字與故事怎麼可以這麼具有毀滅性,又同時這麼光輝呢?」

關於文明、戰爭與歷史......我相信《偷書賊》也會是許多人的起點,吸引人們踏上追尋知識與真理的旅程。

散步在傳奇裡

《散步在傳奇裡》的書評

一本嗜讀者的閱讀手札。很知性,卻毫不炫耀;有許多小故事,卻無八卦之感;有感性之處,但筆調仍輕鬆隨和。這三點看似簡單,實則難以做到,也是同類型的書中,少數能將純文學和大眾文學等量齊觀之作。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