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讀書評

邪教事典

《邪教事典》的書評

本書源自美國一個Podcast節目,因此介紹的邪教不可避免的主要來自英語世界和基督教文化,和華語讀者頗有距離感。事實上,東亞宗教文化(如佛教、道教、神道教、各種民間信仰)中誕生的邪教、異端和書中提到的頗有區別。即便是韓國從基督教衍生出來的新興宗教,也有一些截然不同的特徵。
況且,從宗教學角度看,邪教、異端或宗教的定義往往都帶有結果論色彩。初始教義如何導正/向邪,宗教治理的有效干預或失能,應該才是新興宗教研究的關注核心。但由於本書的節目來源,論述上感覺有些獵奇傾向了。

五十年後

《五十年後》的書評

葉先生的預言在今天看來固然是大多落空,如要總結原因,或許正正因為其生意人和香港人的雙重身份,以致對政治上的「上層建築」關注不足(儘管書中多次使用該詞,但比起政治,作者的立足點更多是行政和治理)。事實上,香港自開埠至今從沒建構過「上層建築」,既沒有自主的條件(從英殖到行政區)、相應的人才(培養公務員而非政治家),也肯定不被允許有這種意識。而國內的「上層建築」每一代都掌握於關鍵人物手中,任何制度性建構(進步也好,保守也好)都有急剎車的按鍵,「因為政局可能會變」(引書中所提到作者一位朋友的提醒)。

見微思著

《見微思著》的書評

葉國華先生的幾本論著在我於香港求學時影響頗大。當時正值胡溫時期,他和不少時人一樣,對未來黨政軍的民主化、透明化抱有樂觀期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其後無論香港、中國內地還是世界,都沒有走向書中的預言,從2025年這個時間點回看,已經只能視為一種小說了。

安達與島村 99.9

《安達與島村 99.9》的書評

好像沒看過有輕小說會以一對伴侶年華逝去以至生命終結的階段作為完結篇內容,不愧是最不落俗套的輕小說作家。
兩個人的相知一刻是必然,休止一刻也是必然。「安達與島村」在某一時間不可避免的邁向結束。同時或未來的「 與 」,仍在等待一個結緣的剎那。

天龍八部(共10冊)新修文庫版*不分售*(平裝)

《天龍八部(共10冊)新修文庫版*不分售*(平裝)》的書評

確實如很多人所批評,新修版中以《天龍八部》的修訂最難讓人接受。眾所周知,金庸晚年崇佛,而《天龍八部》在書名和構想上和佛教關係最為密切,因此成為金庸重點「關照」的著作。然而,為了表現段譽對王語嫣的喜歡只是一種「癡」,一些情節中段譽的表現未免顯得「超現實」。為了呈現「癡」而削足適履,未嘗不是另一種「癡」。

編輯與筆的戰鬥指南

《編輯與筆的戰鬥指南》的書評

確實是很有趣的作品,每個人基於習慣,對文具的愛好有很大不同。像我壓力太大的時候總會情不自禁的弄斷筆夾,所以後來就對彈簧式筆夾設計的Pilot Juice系列情有獨鍾——如果筆能擬人化,這組筆可能會是抖M(掩臉)?不過,之前被我弄斷筆夾的「筆魂」們可能會找我報仇吧……

Stakeholders in 2047:香港未來說明書 (第1冊)

《Stakeholders in 2047:香港未來說明書 (第1冊)》的書評

本書記錄了曾經參與運動的各界人士,但架構較為分散,每篇為一人的訪談錄。此結構導致重疊率較高,尤其是談到運動的起因、過程時,觀點也有些零散瑣碎。

小春與湊 我的另一半是女孩子 (1)

《小春與湊 我的另一半是女孩子 (1)》的書評

同性、年齡差、遠距離戀愛,兩人能克服這麼多阻礙在一起,真的不容易。

我們不可能成為戀人!絕對不行。 (※似乎可行?)(3)

《我們不可能成為戀人!絕對不行。 (※似乎可行?)(3)》的書評

第三集是《我戀不行》最重要、也是寫得最巧妙的一集。如果沒有真唯,玲奈子和紫陽花的相遇和彼此靠近是一種必然。但現實是,紫陽花還沒發現自己心意的時候,真唯已經捷足先登了。隨著兩人經歷的種種事情,真唯也在玲奈子心中佔據了一些位置。然而,玲奈子一直將紫陽花當作其人生的救主,互相救贖、互相視作天使的關係,同時讓玲奈子不可能拒絕紫陽花。這場三角戀於是變成了一個「死局」。(無論如何,我都是堅定的紫陽花派)

萬曆十五年

《萬曆十五年》的書評

大學唸歷史系的時候,已經知道黃仁宇是一位爭議性很大的人物,確實有不少學界中人不屑於他的「大歷史觀」,甚至為此逐字逐句、逐個註釋仔細批判。我們都知道黃仁宇在試圖出版《萬曆十五年》時陷入同時被商業和學術出版社退稿的困境,學者的批判主要是該著相對於嚴謹的史學論著而言,不那麼「一板一眼」,沒有引言、問題意識、總結(等等)的文學式書寫。與此相關的是,自從西方史學以蘭克的史學理論為宗(近代中國引進並和清代樸學傳統有意無意間結合),那種枯燥無味、有如八股文起承轉合般的考證式史學,再加上成千上百的註釋,使歷史這門學問逐漸遠離普通讀者。

然而可悲的是,即便《萬曆十五年》出版後成為那隻「漏網之魚」,卻未能為史學界帶來太多改變,史學界對「外行人」的傲慢依舊,所謂「歷史普及」的作品往往還是採用歷史學者自以為的「淺白」書寫,豈不知乾巴巴的敍述對普通讀者而言毫無吸引力。個人雖然也出身於這個「訓詁」系統,仍覺得黃仁宇無愧一代宗師,主要是將歷史片段寫得如此扣人心弦、發人深省的學人,實在是不多。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