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本書於美國初出版,即掀起全美各派飲食、營養、醫療、法律政策等意見領袖的尖銳交鋒。隨著全球的代謝問題日益嚴重,致力對抗全球性之糖、加工食品和科技成癮的醫界權威──羅伯.魯斯提教授及其研究團隊,不遺餘力親上火線,在全球重要論壇、媒體極力呼籲,並與各界專家學者展開激烈辯論至今。
魯斯提教授揭露了當前飲食相關疾病大流行背後的錯誤觀念和迷思,以及食品業透過推銷富含糖分的超加工食品,如何破壞了現代人的身心,助長了當今各式成癮問題和憂鬱症等身心疾病的流行。唯有透過攝取真正的食物,方可戰勝糖、超加工食品、肥胖和疾病對健康的戕害。
本書中,魯斯提教授援引了上千則營養、健康和疾病、醫學、環境和社會領域的研究數據和結果,架構出現代飲食的新概念,包括:
一、治療慢性疾病的醫學方法僅僅是治療症狀,而非疾病本身。
二、慢性疾病無法用「藥物」治療,但卻可以用「食物」治療。
三、精製加工的問題,使食品不僅有毒,還具有成癮性。
四、拋開熱量迷思,卡路里並非都一樣,有熱量不見得就是食物。
五、重點不在於食物成分,而是加工過程。
代謝崩壞,已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全球都面臨糖尿病患者年輕化的困境。本書中,披露了所有慢性疾病背後的8大病理機制,並了揭示過去50年來加工食品如何催化這些病理機制,破壞我們的健康、經濟和環境。
魯斯提教授更進一步以新飲食概念為標準,制定了新的飲食方針──保護肝臟、滋養腸道。本書將從醫藥界、食品加工業、大藥廠和政府之間的糾葛,一一揭露當今代謝崩壞的根源和真相,並告訴你該怎麼吃、為什麼這樣吃,以及如何一舉改善健康、環境和世界問題的解答。
作者簡介
羅伯.魯斯提(Robert H. Lustig)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內分泌科之小兒科榮譽教授,在麻省理工學院主修主修營養生物化學,並於康乃爾大學取得醫學博士,於加州大學黑斯廷斯法學院取得法學碩士學位。魯斯提教授是一位享譽國際的小兒科醫師,為患有肥胖症的兒童診治,行醫超過40年,並且深入研究糖對人體中樞神經系統、新陳代謝、疾病造成的影響。
他也是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貝尼奧兒童醫院「青少年與兒童體重評估健康計畫」前任主席、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肥胖評估、研究與治療」成員以及「內分泌協會」的肥胖專門小組成員,並著有《雜食者的詛咒》、《糖有56個名字》(Sugar Has 56 Names)、《美國思想的入侵》(The Hacking of the American Mind)等暢銷書。
譯者簡介
范瑋倫
臺灣臺北人,臺大醫學院口腔生物研究所、輔大跨文化(翻譯學)雙碩士。曾長年旅居西歐城鄉各地,愛好歷史與文明遺跡;對於文字工作充滿熱誠,現為自由翻譯作家並從事英、法文筆譯、口譯等工作,譯有《強壯靈藥》《所有曾撼動我們的一切》《柏格效應》《安可職涯》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