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通判.卷十

4.8 / 12
  • 語言:繁體中文

【靈魂通判》介紹】
天上地下任我行,
人界通判少女,緊急空降!
有趣 X 輕鬆 X 滿滿歷史思考點
我們熟知的歷史,即「真相」嗎?
編編在《靈魂通判》世界裡,竟不斷思考這一點。

通判少女被玉帝委以重任,
上天庭、下地獄冒險判案?
不懂法律,要如何當通判!?

從現代房屋倒塌、食安問題……
到清朝慈禧、光緒前後一天過世的歷史大懸案,
再到「歷史好皇帝」李世民的各種暗黑史料,
案件類別跨度居然這麼寬?
從平民到皇帝的靈魂,
通通落入通判少女守備範圍!?

從生活週遭社會案件,
到歷史懸疑大案,
看通判少女細細爬梳歷史脈絡(無痛吸收歷史養分) ,
再看社會案件暗藏於內(我們看不到真正想看到的)各種暗潮洶湧,
最後忍不住期待通判少女會怎麼判?

什麼樣的被告會要投胎當鳥,替別人養孩子而不自知?
為什麼良善靈魂,竟要投胎當鯊魚?
這一切到底是為什麼!?

等等!連眾神雲集的天庭也有紛爭待解決?
還是猛人前輩最頭痛的「案件們」!
通判少女用「那一招」輕鬆解決?還是前任學不來的「秒奏效」!

【看完小說,然後呢?】
展開超強技能,自學各朝歷史
甚至回朔至遙遠的夏、商、周!
只為了解更多人物的來龍去脈,
(看什麼,都馬上吸收~~吸收~~),
同學們在學校歷史課本內,巧遇慈禧和武則天,
面對封建制度下的「唯一女皇帝」與「後宮真皇帝」,
產生與其他同學不同的多元視角和更高體悟!

【林熹聊《靈魂通判》】
我們無法擺脫自己的影子,
但我們可以決定它該待的位子。

在影片中,有讀者問林熹最喜歡小說中的哪個片段?
林熹回答:「第九集當中狄水芹(年輕通判)最輝煌的那一刻。」

當時口中所謂的輝煌,並不是年輕通判(水芹)穿上皇帝服飾的那一刻,
最主要是少女通判終於為自己而戰,
並且戰勝了自己!

當水芹踏著鮮血,走出浴血的黑夜時,
其實是象徵著掙脫了恐懼。
當人把臉迎向太陽時,
如黑影般的恐懼就會落在我們身後。
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
問題是——該怎麼把臉迎向太陽?
詳情請見《靈魂通判》!

【翻開《靈魂通判》】
以精準又妙趣橫生的獨有筆法,
林熹幽默融合天界、人間,以及地獄三界,
不斷翻轉、顛覆既有的宇宙觀、世界觀、價值觀,以及歷史觀,
營造出獨特小說迷人氛圍的同時,
自動激活大腦思考系統!(課本唾罵的慈禧真有那麼壞?唐太宗哪有那麼好?)
開卷後,彷彿擁抱一個豐富而鮮活的世界,
誘人一頁接一頁往下追,卻又捨不得太快看完……

讀者可以享受在大笑中酣暢閱讀完畢,
也可探究人界與靈魂審判之間的區別,
更可無痛吸收歷史、法律、判案攻防的邏輯思考,
介入以「生命」為籌碼的被告與原告之間,
通判該如何判?才能讓原告承認錯誤、自我反省
同時讓原告怨念釋然,轉怨為願,靈魂鍛鍊後向上提升……

【編編搶先看後心得分享】
故事的主人翁狄水芹,是個平凡的20多歲上班族,一樣愛吃美食,愛窩被窩,上班偶爾遲到(笑),不同之處,在於她有個很厲害的祖宗八代——狄仁傑!
也因為這位在陰間當通判大人的老祖宗跑去任性追夢,累得她得夜夜入夢代理官職。
少女初任判官,偏偏不管是陰界還是天界,棘手事件一籮筐,幸好身旁還有個冷面軍師公孫策緊緊愛相隨(?),才不至於讓她頻出糗。
遠在天界的玉皇大帝總說,通判是狄氏一族的天職,絕不放心讓其他人接手,不過,這不代表不會有覬覦這個位置的人物存在。
花樣少女狄水芹,被趕鴨子上架的通判大位還沒坐熱,卻緊接著在人世間碰上的墮入邪靈界的昔日正義代表襲擊!
似乎早就知道一些隱情的公孫策,給水芹的錦囊能否及時救援?
突然現身、疑似展昭的銀白長髮男人,則帶來了更多未知數⋯⋯
那些我們熟悉的神明與英雄,為何墜進了暗黑?
人界、天界、陰界,背後有更大的陰謀正伺機而動⋯⋯

【林熹大大眼中的《靈魂通判》】
《靈魂通判》系列中,結合輪迴和歷史,起源於一個問題,和一個希望。
問題:人死後,如果沒有輪迴,何必到世上走這一遭?
希望:把歷史元素帶入小說,是因為歷史可以教會我們兩件事——一是培養面對世界的態度;二是增加看事情的角度。
歷史,是「時間」與「空間」交錯的思維。
不管在學校唸書、將來出社會工作,或者踏出國門,悠遊於國際之中,生命中,問題總會層出不窮。
當我們把「問題」,看成「考題」時,問題無法擊倒任何人,只能促進人不斷向上成長!
許多問題,許多難關,不是當代才有,古人前輩也遭遇過類似問題,看看他們怎麼解套?
自己想想,是否有更棒的解決方法,當我們面臨類似問題時,不至慌了手腳。
歷史,靜靜待在那裡。
翻閱它、拆解它、理解它,等於無痛灌入幾百年功力、幾千年道行,不看可惜!

【林熹大大之歷史、美食取材小旅程】
「《靈魂通判》」當中有許多知名歷史人物(古人八卦XDDD),還有各種令人食指大動的美食(不侷限於現代),取材找資料絕對是一大工程!現在請出林熹大偷偷透露取材小過程~

寫《靈魂通判》時,取材行程很簡單,只須呈現兩點一線的移動方式,重點不在沿途風景,而是來來回回的次數。
那時,熹常跑圖書館和書店,抱回一大落、一大落書籍,回家享用消化。
書中養分,留在腦子裡,寫滿字的書,又回到它們老家——圖書館。
故事中提到的美味,則是熹寫作時最著迷的食物!
熹熱愛旅遊,所到之處,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讓人牽腸掛肚的美食,著迷到想要自己動手做XD!!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