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有風不偃,無風獨搖——《閱讀的島:友善書業合作社書店誌》發刊詞
友善書業合作社理事主席 詹正德
相信有在關切國內出版現狀的讀者早已有所體會:我們的出版業墜入低谷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且當前的趨勢還是一直向下不知伊於胡底;但這是業界整體的情況,若是說到書店——尤其是獨立書店——的話,那低谷的狀態可是更長久也更嚴重的。
獨立書店所遇到的困難很多,最迫切也最難解決的問題,就是一直以來不被上游出版社或經銷商重視的進書問題:本來書店規模小進書折扣就低不了,有的書店更因地處偏遠導致運輸成本增加,甚至高到書商不願意往來,連書都進不到的書店又怎能開得下去?整個業界只按照商業原則運行的結果就是偏鄉的書店一家一家收(書店收完就輪到地區中盤收),書店只集中在都會區,而中南部的書店即使在都會區有時也未必能如願進到書,很多書店店主得自行到書商倉庫中挑書,再以高於合理的進價自己把書帶回來。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2014年底全台將近五十家獨立書店共同組成了友善書業合作社,經過一年多,目前社員書店的數量已經超過一百家!成立合作社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實上小書店進書的種種難題,希望至少能讓不論地處何方的獨立書店都能以合理的價格進到書,書賣出去之後也才能保有合理的利潤,如此各家書店才有同樣的機會推廣自己想推的書籍與理念,在此過程中必定有許多考量及作為是超越一般商業運行的原則的,也因此合作社必得是個非營利組織,否則一切只為了爭取最大利潤的話,經銷商就該做了,但經銷商本來可以做而不做,就表示早已無利可圖,合作社若不能成立,則偏遠小書店存在的機會可能更加渺茫了!至於合作社的最終目的則是希望能促進整個出版產業的健全與穩定發展,讓業界的每一層面都能夠獲得公平的機會與合理的利潤,如此即使產值沒有回到原有的高點,產業仍能保有一定的競爭力及穩定度。
而對獨立書店打擊最大的莫過於主流書店彼此競爭時的折扣戰了,這種以打折為唯一銷售手段的方式長久下來已經讓整體產業嚐到苦果:消費者對折扣愈來愈無感,甚至對書籍本身也愈來愈無感;當大書店是以銷售量為標準來衡量書的價值時(而且誤以為折扣必能增加銷量),就等於把主流社會的閱讀習慣及水平拉到一種「看排行榜選書」的層次,這不只是影響讀者,有時連作者及出版社也得關心能否衝上銷售排行榜,這在心理層面上也等於給整體出版業的衰退鋪了路——當打折成為常態而書市仍一路蕭條衰退時,若為了增加銷售量而仍堅持繼續打折、削價競爭,無異於飲鴆止渴,最終只會更加扭曲社會大眾看待書籍的價值。
因此,我們獨立書店所希望推動的圖書定價銷售制,是希望藉由重新調整並確保整個出版業上中下游的利潤結構及分配的合理性,進而保障書籍等相關「文化產品」能持續而穩定的產出,絕不只是小書店出於維護自我利益的考量而已;對此,邱炯友教授及李令儀兩位學者的專文應已剖析得相當透徹明白——會以此作為創刊號的專題也充分表現了我們的立場及決心,雖然我們也明白推動的困難,但是實在沒有不推的道理。
我們所編輯出版的《閱讀的島》這份刊物,也可說是台灣第一本以呈現獨立書店各方面大小事為主要內容的雜誌,並且提供最新的書店情報,讓新書店暢談經營理念、舊書店說說回憶與故事,同時也推介書店選書或者深度書評,另還包含合作社本身的動態報導以及各項書業議題的探討;此外,我們也特別邀請了南方家園及衛城兩家出版社的總編輯來對談〈出版人的日常與無常〉,讓讀者們能更深入理解與認識出版社的理念及思維。
我們相信這些也是喜愛閱讀並關心獨立書店與出版產業的讀者所關心的事務,而編輯發行刊物對合作社而言一樣不是什麼有利可圖之事,之所以非做不可,也不外我們所一直秉持之獨立精神。《水經注》裡曾提到一種薇蘅草,非常特別:「其草有風不偃,無風獨搖。」意即不論大環境如何,此草總是不願順其意,或許可以借來描述獨立書店的獨立精神吧!
閱讀的島1 創刊號 目錄
編輯室報告
有風不偃,無風獨搖——《閱讀的島:友善書業合作社書店誌》發刊詞 文/詹正德 2
專題
圖書定價與折扣 4
圖書定價銷售制度何去何從 文/邱炯友 6
圖書定價制是為了讓書市回歸合理的秩序 文/李令儀 10
獨立書店的心聲Q&A 14
作家的書店觀察
獨立書店的帥在於靈魂 文/宋尚緯 22
新書店注目
為什麼開一間書店︱︱MR Book Café 月讀。書咖 文/瑪莉(邱月亭) 26
貓頭鷹築巢︱︱恬野書 文/貓頭鷹店長 30
唐恩Down House︱︱達爾文的家及科普書店 文/李明燦 34
創食器︱︱創造食器、書本與人之間的「連結」 文/Amy 38
其實就只是想有家書店 文/掃地大叔 Rakesh 42
想望,龜山「心」驛站 文/楊芸芳 46
河邊生活工藝書店︱︱尋找美好生活的陪伴共享空間 文/陳明輝 50
建一間屬於自由的青鳥書店 文/蔡瑞珊 56
書店大小事
唐山書店裝了電動樓梯升降椅 文/陳隆昊 60
獨立書店閱讀形式的變 文/陳隆昊 61
隨遇而生安書宅 文/陳藹文 62
書店,搭載多功能文化實驗室 文/徐圓茹 66
幻影書店 文/盧郁佳 70
書店店員的一天
不管外面的世界多麼吵雜:豐原三民書局 文/鄭憶涵 78
出版社沙龍
出版人的日常與無常:衛城/莊瑞琳 南方家園/劉子華 80
書店推書
讓音樂像一場公路電影︱︱讀《搖滾記》和《然而,很美》 文/石芳瑜 86
《小朋友》與那些未完待續的故事 文/鄭珺月 88
《樹的祕密生命》書籍介紹 文/陳明珍 90
《我是建築師,又如何》書籍介紹 文/陳明珍 91
書店小旅行
走徑清水.添丁散步 文/清水散步 92
社務傳真
相挺向前行——友善書業合作社二周年記 文/蘇至弘 94
合作社三遷 文/曾建富 96
2016年閱讀的島系列活動:探底、延伸與自主 文/蔡文力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