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歷史為餡、用文化提味,
突破口腹之欲的飲食書寫,
讓我們除了食物的色、香、味,
更看見隱藏在背後,耐人咀嚼的歷史起源與文化由來!
全書67篇散文,所論縱貫古今、橫跨中西,或是介紹飲食的相關知識,或是細究食材的身世之謎,從法王路易十四的桌上佳餚到臺灣夜市的平民小吃,作者筆下的用餐禮儀、市井吃食,有的看似離我們遙不可及,有的看似是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再普通不過的事,無論如何,它們背後都有一個個意義深刻的歷史起源與文化由來,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目次
序 一
序 二
自 序
上篇 飲食須知
清朝皇帝飲食的民間傳說
御 廚
御廚的祕密
宮廷飲食安全
滿漢大餐與炫耀性消費
皇帝也得餓飯
烹小鮮與治大國
炒飯並非起於隋代
長安酒家胡
手抓食物
要不要講究餐具?
什麼時候該吃飯?
吃飯說話
餐桌禮儀
在家千日好,出門時時難
從茵斯布魯克說起
生機飲食
瑞士的飲食
蔣家雞油炒飯
宋美齡的西餐
如何形容味道?
香臭之間
廚房的味道
攤黃菜與炒木樨
話說雪裡紅
辣屬五味?
窮人的美食
古人的飲品
鼎湯初沸
飲茶中國
古埃及的啤酒
古人為何要喝酒?
如何喝酒?
蜜 酒
切 肉
食物保鮮
下篇 飲食系譜
臺灣飲食文化的根源
臺灣小吃與中國名菜
大羹不和
香蕉與帝國主義
鄉 味
麵 館
川菜不辣
川菜的起源與在臺發展
蔣家的高麗菜捲
蔣經國家中的羅宋湯
看 菜
吃冷豬肉
拿刀叉吃西餐
歐洲餐具
筷 子
鍋 具
罐頭由來
菸 草
洋食物
速食有何不好?
跳不過龍門的魚
東洋咖哩
饆饠
餄食各
甜 粥
魚 子
菠 菜
濰坊蘿蔔
番 麥
花 生
醬 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