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噪藝壇的傳奇人物,飲食世家的鼎盛食風一代才子南海十三郎,名馳文壇和粵劇劇壇,才華卓絕,人生經歷被多次改編為影視文藝作品。世人皆譽之為傳奇,而他出身的“太史第”江家,饌玉炊金,更是一齣傳奇。本書由江孔殷太史的孫女,烹飪專家江獻珠女士執筆,娓娓道出一代才子的坎坷經歷、飲食世家的繁盛食事,令人慨歎。
先祖因地主身份被捕入獄,絕食而卒,時年九十
八祖母多時會靜悄悄地提了一壺酒,溜入梅林去。她酒量甚淺,每飲必醉,醉後狂哭狂笑,至頹然倒下為止,掃盡眾人興致。
她對杜國威說,以戲劇而論
烹調這回事,味道為先,質感為次。不論古今的人把味道及質感分得如何精細,到頭來終極的目的還是要求和味。味道不調和,口感不適意,其他的全不重要了。去調和味道,「知味」仍須先行,要憑經驗與素養。 我不易接納不着實際的花巧菜式,那些一擲萬金的奢食更不在乎。廿年來隨外子四處講學,接觸了很多不同層面、不同民族的食製,口味的範圍擴大了,漸能冶中西烹調方法於一爐,自得其樂。如果小時未有飽嘗美食的培養,紮好了根,今日便難虛心接受新口味的挑戰了。
接納不同口味食物的能力,並非遺傳。儘管生於飲食世家,不見得你身體內便會充滿美食細胞。而對美食的鑒賞,全視乎一個人後天所受到的薰陶,尤其在童年時父母所安排的飲食模式,或多或少決定某人日後的口味。
美國加省是產橙區,但美國橙農與蜂農各自為政,種橙的不養蜂。農莊所售的蜜糖並不以花味分類而加入香料諸如丁香、玉桂等。少了蜂蜜自然的香味,令我更懷念家中的橙花香蜜了。
掛綠荔枝紅綠相參,當中有一條綠線經荔枝蒂圍繞果身,故有掛綠之稱.所以與別不同,在其兼有桂味之清爽、糯米糍之香甜,而肉質特別脆口,是荔枝中的極品。經挑選下來的次貨,便是小孩子們的恩物了。
我們做子侄的,自顧不暇,愛莫能助。
八姊梅綺有心扶他一把,但十三叔抱着「士可死,志不可屈」的態度,不肯遷就。認為戲劇不單娛人,亦應言教,他又批評當時流行之媚俗電影有傷風化,敗壞人心。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以致無法在香港立足,生活潦倒,空懷報國之心,而請纓無路。失意之餘,只好回家。乘九廣鐵路火車經過石灘橋時,他忽然從車廂墮下沙灘,大腦受震盪,精神失常。留醫廣州河南萬國紅十字會醫院數月,情況稍為好轉後便回家休養。
冬瓜也可做茸,整塊煮至軟透後,用匙羹把瓜肉刮出,像一盤白玉。如不做羹,用整塊的冬瓜蓋住鮮菇、鮮蓮、冬菇、乾草菇、雲耳、榆耳、竹筍等一大堆作料,加素上湯燉夠火路,撒下點夜香花就是白玉藏珍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