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下載 App
活動
書籍
暢銷排行
最新書籍
熱門書籍
編輯嚴選
書評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編輯書籍資訊
想讀
想讀
正在讀
已讀完
工具書
放棄閱讀
移出書櫃
我的評分
植物獵人的茶盜之旅
改變中英帝國財富版圖的茶葉貿易史
4.3
/
25
作者:
Sarah Rose
、
莎拉.羅斯
出版社:
麥田
語言:
繁體中文
ISBN:
9789863441151
頁數:
271 頁
出版日期:2014/05/31
選擇網路書店
城邦讀書花園
歷史
茗茶
國際政治
19世紀西洋史相關
社會科學
自有書
小說與文學
世界史
文化史
雜七雜八
完讀書評
5
劃線註記
0
書評
註記
潛水艇
寫了書評。
故事雖然有趣,不過看的時候還是很想毆打主人翁的商業間諜行為,有點過於合理化帝國掠奪的目的
讚
回應
分享
雲漪
寫了書評。
勘誤表 http://sourcranberrie.pixnet.net/blog/post/317823036看了這本以後,我很確定我不愛看歷史書 XD雖然比起一般的歷史書,它真的很白話又算有故事性,但還是呈現歷史書的特色:把史料擺在讀者面前,而史料常常是東拼西湊的,中間就由作者的文筆串連起來,串得好不好就看個人功力了。這本已經算是串得不錯的了,不過感覺起來史料有點單薄,似乎都是同一來源,然後就是一直強調雇來的中國人有多不可靠、多貪婪,然後穿插一些中國人惹來的麻煩這樣,但因為作者也不太會加油添醋,這些軼事往往也就這麼帶過了,對精采度沒有太多提升的作用。作為中華文化這一方的讀者,看到英國人如此處心積慮來偷茶,覺得有一點不以為然,沒想到他們還沾沾自喜地寫成書,內容毫無反省之意,也算是讀此書前始料未及的感想吧。
讚
回應
分享
berrycat
寫了書評。
在看這本之前,隱約知道自己有民族主義的傾向;看這本時,心中不時心酸感嘆,如果茶苗/茶種沒有被帶出中國的話,現在又會是哪番風景?同時又覺得書中那樣隱密刺激的密諜行為,完全就是小螺絲加速的大機器運作、小螞蟻推倒了大象,如此偉大壯舉應被大書特書、拍成電影才對,不過真要拍攝的話應該會在中國境內大量取景,而內容又有損中國威德,要拍可能不容易,可惜了這麼個好故事。 另一點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所不知道的,一直認為印度茶是印度原生種、是印度沒有發展這麼成熟的製茶技術、直到中國打開英國的茶市場、英國找了中國的製茶師過去,才有現在迥於中國紅茶的英式紅茶,萬萬沒想到大吉嶺的母種是武夷紅?!!!! 作者沒有太講究福鈞(Robert Fortune)的生平,更著重在他的偉大功績:如何將茶樹帶出中國的過程。不管是當時或是現在,對於這種竊取機密、商業間諜的行為都是被戒備阻止的。當時得清政府搖搖欲墜,磁器已經被日韓遙遙追過,勉強能稱得起檯面的大概也只剩茶貿易這一項,一個公司只剩一項賣的出去的專利,其謹慎戒備可想而知,要從中偷渡樹苗(還不只一棵!要培植整個茶園是上千上萬棵!)困難重重,加上當時嚴禁外國人離開五港口的政令,福鈞行為宛如入虎穴偷虎子。光想像就覺得感到驚險萬分,加上作者細細描述,宛如我們就在福鈞身側跟著感受到那份威脅到生命的未知與惡意,然而福鈞的樂觀、堅定,當然也得把運氣算上,也讓我們見識名/偉人風範會有的人格特質。 此外,隨著書中時間推移,福鈞走過的地點、接觸的人越多,也可以感受到他從一個外來者的優越感漸漸下移至「你我一樣是人」,最終呈現出的關懷、同理已經超越人種的藩籬,這種人性的潛移默化讓我更真實感受到「福鈞」這個人的存在以及他的偉大,果然專心致力研究的人都不壞~~只是怪XD 最後一點看書有感,是比較偏在專業上的。其實去翻翻醫書或醫學史對江南地區瘟疫流行的研究,多半著重在人口密集,但對於生活環境髒汙惡劣印象中提及極少,甚至會自認公共建設做得很好,但從此書的描述,透過福鈞的記錄,我看到的並不是那樣。 「或許他們沒有想過另一種生活方式。」也或許當時文人醫者留下的記錄是他們覺得已經很好了,但在外來者眼中還是落差很大。 我覺得這是個有趣的現象,不過因當事禁令緣故,應該相當少外國人看中國五港口以外都市的記錄可能不是個容易研究的目標。
讚
回應
分享
甄舒崇
寫了書評。
1850年前後,英國為了一解對茶的飢渴,決定派遣植物獵人來中國偷盜茶樹、偷學製茶的技巧(也才有了後來的錫蘭、阿薩姆紅茶),當時潛入中國山區的福均,紀載了一段話:「茶是中國人不折不扣的生活必需品,從早到晚最愛的飲料便是茶。中國茶和英國人加了奶與糖的茶不同,是植物本身在純淨的水中所萃取出的精華。」對比現在走在台灣各城鎮看到的咖啡飲品店,不到兩百年,我們就已經脫離了祖先的習慣了,這真是驚人的改變。 世事的因果很難論斷,誰知道區區的茶葉竟然是策動英中兩國往來(甚至交惡)的遠因,清末的動燙因此而起;而愛喝茶的英國人很可能因為中國人總是賣黑心加色的綠茶而偏愛紅茶,於是今日有了阿薩姆;再更早之前,美國人因為波士頓茶葉的事件鬧起獨立,甚至後來對於茶有意無意疏遠,讓咖啡有了可趁之機。 茶甚至促進了工業革命繼續發展,畢竟工作時喝茶總比喝酒來得有效率;為了使茶葉送達時更新鮮,改良的船隻、蘇伊士運河的開鑿,也與茶葉的世界貿易連帶相關;泡茶需要沸水,需要耐熱的瓷器盛裝,但只有中國懂得燒瓷,中國瓷器身價水漲船高,最終歐洲發現瓷器的祕密,才有了現在高貴的骨瓷;而且也因泡茶需要沸水,全民愛茶的英國人因而降低了傳染病的危機……。 凡此種種,都與福均這個植物獵人,冒著危險深入仇外的古代中國,取得了樹種,並改良運送方式,從福建千里迢迢運到印度喜馬拉雅山麓,成功複製了中國千百年來傲視全球的茶文化。他一個人影響了往後不知多少世界的變化,可以說是十九世紀的超級特務,007的老祖宗。 這本書淺顯好讀,對於泡茶、飲茶有興趣的人,實在不應該錯過這樣精采的茶葉暗黑史。
讚
回應
分享
東甲舟集
寫了書評。
奢侈品帶動社會進步
以前上【歷史社會學】的時候,老師曾明確說過:「人類因為追求奢侈品帶來的高利潤,所以鋌而走險,間接帶動商業的繁盛與交流。」甚至為了在東西亞間尋找交易得媒介也是煞費苦心,不過早在那時便可證明、即便是在亙古久遠的以前,語言或者種族不同人們為了相互溝通而努力不懈的痕跡。 這本書便是典型「奢侈品帶動社會進步」的明證,某方面也帶點「以小見大」的微觀歷史學手法...,事實上也若非奢侈品,也未必吸引故事的主人翁福鈞(Robert Fortune)三番四次深入清朝內地冒險犯難。 這本書很有意思的是能取第一線的英國人觀點寫下對中國清代平民的田野調查,也許充滿歧見,但一想到在兩百多年前,福鈞本身不黯各地方言且對中國文化所知甚少的情況下,膽敢深入封閉及洋溢仇洋的環境盜取茶樹,非常人能為!盜取固然不值得嘉許但我確實敬佩他的勇氣。
讚
回應
分享
作者簡介
Sarah Rose
作者其他作品
出版社簡介
麥田
出版社作品
相關書單
植物
620
4
蒐藏
茶
134
3
蒐藏
書單
新增書單
在
40
人的書櫃中
個人
個人書櫃
關注動態
書單
書評
瀏覽
書籍
熱門書籍
最新書籍
編輯嚴選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網站導覽
買書
看書
閱讀最前線
會員中心
會員中心
登出
×
活動開催中!
Readmoo 祝您猴年行大運!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