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不說謊:再揭幸福童年的祕密

Die Revolte des Korpers

4.5 / 2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3570332
  • 頁數:272 頁
  • 出版日期:2015/07/13

內容簡介

亞馬遜網站4.5顆星好評★★★★☆
兒童心理學大師愛麗絲‧米勒不畏爭議之作 
打破「黑色教育」的世代傳遞,釋放戕害身心的童年祕密

「我寧願病發而讓妳滿意,也不願無病而惹妳厭惡。」——普魯斯特 致母親的信

繼《幸福童年的祕密》與《夏娃的覺醒》兩本名著之後,關注兒童福祉的心理學家米勒在本書中進一步提出,童年受虐經驗對當事人的健康戕害極深,就算內心否認,身體卻會洩露祕密。米勒分析了眾多著名作家與當代個案的病史,她發現,以孝順為名而壓抑、甚至虐待兒童的「黑色教育」,將在身心留下一生的傷疤:

‧吳爾芙自幼被哥哥性侵,卻不敢告訴父母,一生為憂鬱症所苦
‧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的無力感,源於他壓抑對童年教養的憤怒
‧卡夫卡想與專制的父親溝通卻不被支持,他四十歲便因肺結核而撒手人寰
‧少女罹患危及性命的厭食症,所排拒的是以愛為名的教養謊言

自古以來,東、西方文化皆標舉「孝敬父母」為至高道德,但米勒卻向世人呼籲,這些強調「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的戒律,便是使人染上身心疾病的潛在囹圄。光是寬恕施虐者,並無助於真正的和解。無論是治療師或當事人,都需要努力掙脫「孝順」的綑綁,才能促成心靈的真正解放。

關於童年的記憶,我們的意識或許說了謊,但身體卻是真相的守護者。讓勇敢揭發幸福幻象的愛麗絲‧米勒成為陪伴你的知情見證者,學習面對童年顯性或隱性的創傷,讓生命更美好。

本書目錄
【推薦序一】哀悼與理解的交錯  洪素珍
【推薦序二】當自己內在小孩的媽媽  林蔚昀
前言
導論 身體與道德

第一部 訴出與遮掩
1 對父母的敬畏與其悲慘後果(杜斯妥也夫斯基、契訶夫 、卡夫卡、尼采)
2 在劇作裡爭取自由與自己身體被忽視的怒吼(馮‧席勒)
3背叛自己的記憶(吳爾芙)
4 自我仇恨與未滿足的愛(韓波)
5 被關起來的孩子與否認痛楚的必要性(三島由紀夫)
6 在母愛中窒息(普魯斯特)
7 感覺分裂大師(喬伊斯)
第一部後記

第二部 心理治療中的傳統倫理道德與身體的所知
第二部導讀
1 虐童的必然性
2 感覺的旋轉木馬
3 身體是真相的守護者
4 我可以說出來嗎?
5 寧可殺人,也不願感覺真相
6 毒品與身體的欺騙
7 察覺的權利

第三部 厭食症:對真正溝通的渴望
第三部導讀
安妮塔‧芬克的虛構日記

總結
後記 「身體的反抗」:一種挑戰
【附錄一】文獻引用
【附錄二】延伸閱讀

會員中心